当前位置:首页 > 忻州 > 快讯快讯

忻州80后自制全国首个自主品牌效果器 90%销往欧美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4/9 18:40:24

    定襄县是出名的“中国锻造之乡”。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中国锻造之乡”,同时生产着全国首个自主品牌效果器。“比洋”电声效果器,有着年产3万多块、90%以上销往欧美的优异成绩。

    “取名‘比洋’,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在产品质量、技术等各个方面都是不次于外国人的。”出生于1982年的定襄小伙,比洋电声乐器有限公司老板王玮说,除了质量、技术外,国内人力成本较低,所以自己生产的效果器价位较国外品牌便宜30%左右,有着超高的性价比,仅美国就有4家公司在做“比洋”电声效果器的代理。

  上中学酷爱音乐开始琢磨效果器

  王玮出生于定襄县南王乡赵村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就喜欢音乐的他,在定襄中学读书期间与几名爱好者,共同组建了该校历史上首支电声乐队,取名“青纱帐乐队”。

  “那时候买的效果器都是便宜货,经常出故障,以当时中学生的零花钱想要经常换效果器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琢看怎么修。”虽然各科成绩平平,但王玮的物理成绩却相当好,尤其电学板块,更是遥遥领先。

  有了相对不错的电学基础之后,王玮开始四处查找资料,尝试自己动手修理效果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修理已经不再是他的主攻方向,一个更疯狂的想法诞生了,他要自己做一块效果器。

  2000年定襄中学元旦联欢会,青纱帐乐队带着王玮自制的效果器,进行了第一场正式演出,在当时仍以秧歌、二人转、大合唱为主要文艺表演形式的定襄县,摇滚乐的出现马上一炮走红,演出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放弃上大学去北京闯荡受挫

  2001年,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王玮既没有升学,也没有复读,而是选择了一个在当地人看来非常疯狂的决定,他要放弃上大学,去北京闯荡。2002年初,王玮揣着自己的梦想、借来的1万元钱,还有自己手工制作的吉他效果器来到了北京。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到北京后,王玮才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由于没有熟人,王玮只能徒步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向琴行推销自己的产品,可是效果却并不理想。

  “听说你会修琴,可以帮我看看吗?”当时正火的舌头乐队吉他手李红军的一句话,为王玮的事业带来了新的转机。修好琴以后,王玮邀请对方尝试了自己制作的效果器,李红军对王玮的产品赞不绝口。

  “就是那次偶然的接触,让我彻底改变了思路,为什么不能通过向乐手推销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呢?”王玮反问自己。

  得到业内人士肯定打开国内外市场

  调整思路之后,王玮开始与越来越多的乐手接触,邀请他们试用自己的效果器,与之前不同的是,他的效果器独特的音色得到了绝大多数乐手的青睐。

  为了进一步拓宽销路,2004年,王玮开始参加北京、上海等地的乐器展,参加展会后王玮才知道,原来自己的产品是当时国内唯一一个自主研发的吉他效果器。这一点让王玮无比自豪,同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效果器的性能提升起来,跟外国产品比一比。

  经过跟越来越多的乐手探讨,王玮的效果器各方面水平不断提高,在北京音乐圈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崔健、汪峰、许巍、谢天笑、夜叉等乐队都成为了王玮效果器的用户。

  之后的乐器展上,王玮的产品不断得到业内人士肯定,并有多国客户当场下单。2006年,王玮在北京昌平有了自己的第一家效果器小工厂,效果器正式命名“biyang”。

  回到家乡修建自己的工厂

  2012年,王玮离开家乡的第10个年头,回到了自己朝思夜想的家乡,在距离县城4公里的南王乡,修建了自己工厂。因为家乡紧邻牧马河,王玮给自己LIVEHOUSE取名“牧马河畔”,为了完成儿时的梦想,小伙伴们甚至在大房子门前挖出一个1000平米的鱼塘。“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大家可以经常聚在一起,聊聊天,弹弹琴,唱唱歌。”

  对于现在的生活,王玮非常满意,他告诉记者,自己对金钱并没有狂热的爱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让更多热爱音乐的孩子,用上价格并不贵的高档效果器,接近自己的音乐梦想。

(来源:新浪山西)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