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日报讯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队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发力创优景区的旅游发展环境,从而为中外游客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拉动了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截至11月底,入山收费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396713人,收费金额增长51244083元,分别增长17.09%和16.56%。
今年以来,该队围绕景区“打造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体制机制改革的新平台”的目标,凝心聚力、主动作为,不断强基固本,从而既提升了全队人员的自身素质,又创优了旅游发展环境。
一是提升自身素质,夯实执法基础。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为契机,狠抓“三基建设”,组织修订了《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各项党内制度,细化了党组织生活的各项流程图,制定全年教育学习方案,明确学习内容时间,推行“固定学习日”制度,坚持“三会一课”和班子中心组学习、干部自主学习制度,在每月至少集中学习2次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经常组织专题学习、民主生活会、党课等,同时,牢牢把握当前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重点和薄弱环节,坚持学以致用,合理安排课程,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执法人员的素质教育培训工作,以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专业辅导、实务操作、专题讨论等形式,开展培训24次;各科室参加省市业务培训11次,参与人数23人次,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全队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二是坚持服务至上,加强投诉调处。该队坚持把“执法为民、公正执法”作为推进景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群众(游客)诉求,积极解决群众(游客)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用实际行动反映出景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进取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接需求,广泛征求建议,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积极拓宽游客投诉渠道。先后开通0350-400-226投诉受理平台、省市旅游系统12301投诉、景区管委会交办、景区巡查督察领导小组督察、信访服务中心信访平台、“400投诉平台”热线、职能部门转办、现场接待等多条渠道,投诉处理方式的持续优化,投诉联动调处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广大群众和游客的获得感、安全感及满意度显著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普遍赞誉。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接听旅游投诉电话324个,市旅游综合行政执法队转来的12301投诉案件42起,网络舆情事件8起。涉该队职责的,第一时间联系相关中队立即处理;涉及兄弟单位职责的,第一时间取得联系,协调配合处理。基本做到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投诉处理率达到100%、回复率达到100%。
三是落实监管措施,打击违规行为。通过“加强巡查力度、规范执法流程、建立案件卷宗、聘请常驻律师、对接法院、与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工商分局开展日常联合巡查”等办法,推进了执法过程记录化、执法程序规范化、执法手段多样化。根据工作实际,科学划分各中队责任区域,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队——中队——队员,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从队长——分管副队长——中队长——队员,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将旅游市场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全年检查导游人员969人次;清理“黑牛、黑导”551人次;清理游商游贩1036人次、乱设摊点505个次、流动兜售车286辆次;警告私自收取停车费人员116人次、指引索要小费人员148人次;整顿越店经营商店893家次;救助遣送流浪乞讨人员255人次;清理假冒僧人147人次;清理放生人员41人次;清理大型牌匾25个、墙上广告牌209个、户外广告牌258块、橱窗广告牌222个、经幡653条、条幅151条;台怀镇门店户外广告牌匾灯光颜色共整治278家、319个LED灯;清理户外广告牌匾48块;共收缴和没收龙袍9572件、超标香7431(22293根)、大蜡1137对、元宝4090袋;共补门票2565张,补收327160元,有效地打击了各类违规行为,旅游市场秩序得到明显改善。(高峰毅 付秀山)
责任编辑:杨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