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教育部和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借贷监管力度。6月份,人民日报刊先发文《校园网贷:馅饼还是陷阱》,再发时评《校园网贷:别让便利变隐患》,要求加强对校园消费金融市场的监管。近日,女大学生“裸条”事件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内关注的重点,校园网贷的监管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问题平台缺乏监管 学生理财意识淡薄
尽管近期互联网金融行业整顿政策收紧,但校园网贷仍有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大学生进行借款。另一方面,个别网络借贷平台利用非常规手段进行催款。“裸条”只是其中一种,还包括“呼死你”、入侵通讯录、打电话给家长同学、网上以老赖名义公布当事人身份证和电话号码等方式。
“很多校园贷款平台监管存在漏洞,有些学生举着身份证 拍个照,读一段话录个视频就可通过审核进行借贷。这可能是校园网贷滋生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某警方办案人员表示。同时,当前大学生科学理财意识淡薄,很容易因超前消费观和享受心理而堕入“校园网贷乱象圈”。
校园网贷监管亟待加强 投宝金融加强平台建设
《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针对部分大学生不良的消费习惯,《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大消费观教育力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投宝金融负责人对此表示,校园信贷乱象滋生,相关监管部门必须重拳打击。除此之外,网贷平台更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投宝金融作为一家国资背景P2C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将凭借国资背景、国有担保、第三方支付+银行联合存管等特色优势,始终坚持合规、创新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我国网贷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
http://www.wwwbx.com/html/2016/xiaofei_0616/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