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关注。尽管大家都在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仍然有一些疾病在悄悄地产生,比如缺铁性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高达15%~30%,但却并未引起很多人的重视。那么,缺铁性贫血的症状是什么,如何补铁补血才能避免其对人体的危害呢?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与危害
1.神经系统。血液中的红细胞是为全身提供氧气的运输兵,当身体缺铁或患上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的数量就会减少,且携氧能力下降,导致大脑及各个器官缺氧。一旦进入缺氧状态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皮肤粘膜。气血足的人面色红润有光泽,而缺铁性贫血患者则面色苍白。从面色可以很好地了解到一个人是否贫血,因为人体血液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会引起皮肤、黏膜颜色变淡,粗糙、缺少光泽,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形成溃疡。
3.呼吸循环系统。当身体出现轻度缺铁性贫血时,活动后会引起呼吸加快加深并有心悸、心率加快。贫血愈重,活动量愈大,症状愈明显。重度贫血时,即使平静状态也可能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长期贫血,心脏超负荷工作且供氧不足,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此时不仅有心率变化,还可有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4.消化系统。贫血时消化腺分泌减少甚至腺体萎缩,进而导致消化功能减低、消化不良,出现腹部胀满、食欲减低、大便规律和性状的改变等。长期慢性溶血可合并胆道结石和脾大。缺铁性贫血可有吞咽异物感或异食癖。巨幼细胞贫血或恶性贫血可引起舌炎、舌萎缩、牛肉舌、镜面舌等。
如何防治缺铁性贫血
认识到贫血的危害后,接下来将教给大家超实用的补血招式,让你远离贫血,保持健康!
招式一:食补
所谓练武先练基本功,补血也要从造血的原料开始补充,造血的重要原料就是铁元素,想要补铁可以多吃猪肝、瘦肉、木耳、桂圆、红枣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猪血有“液态肉”之称,猪血含铁量非常丰富,每100克含铁高达45毫克,比猪肝高两倍,比鸡蛋高18倍,比瘦肉高20倍。但是大家要注意猪血不宜过量食用,一周两次为宜,另外猪血和豆腐青菜煮汤为宜。日常也可吃点红枣、桂圆等益气补血的食物,其富含磷、钙、铁等矿物质,并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有补气血、强筋骨之功。
招式二:药疗
基本的食补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缺铁性贫血,但是对于孕产妇、中重度缺铁性贫血患者等人群,仅靠食补已难以满足身体对铁的需求,此时选择合理的补铁补血药物尤为重要。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日常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同时,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口服铁剂来满足身体所需。如此才可以弥补食物补铁的不足,高效补充造血原料,满足身体的需求。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是瑞克生血宁片,作为仿生铁剂,其高效安全、吸收率高,可促进骨髓造血,平衡、调节与改善人体铁代谢;全面改善贫血症状及血液理化指标,且没有传统铁剂常见的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和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
总之,防治贫血对饮食、调养、作息有着多方面的要求,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只有通过对比以上补铁补血的方法,找出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方式,及时防治,科学补铁补血,才能在达到益气补血效果的同时,也让自己身体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