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城 > 本网策划本网策划
本网讯 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大自然的循环往复;落红有情化春泥,这是生态系统的循环往复。顺天应人、循环往复,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平衡相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协调可持续的循环发展理念也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在现代农业生产领域,以凸显高质高效、实现循环利用的生产发展模式正在受到青睐并成为发展主流。
在万荣县,香菇产业便是循环农业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
万荣县果树种植面积50万亩,每年果树间伐所产生的废弃果木枝约2.5亿公斤。如何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该县摸索出了一条成功道路:发展香菇产业。把废弃果木枝加工成菌棒,按照“果树—果枝—食用菌—有机肥——果树”的循环链条,在香菇种植、生产、加工方面全面发力,引进和新建香菇企业、基地20余家,2000余人参与,被评为山西食用菌(香菇)产业示范县。万荣果木香菇肉厚柄粗、菇形圆整,除了菇乡浓郁外,还有淡淡的果味,深受市场欢迎,万荣被省农科院授予“食用菌(香菇)发展先进县”。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销售渠道逐渐畅通,香菇产业增长进入快车道,2021年全县种植规模达2000万棒,产值1.6亿元,产业规模名列全省前列、全市首位,且已经形成了菌种研发、集中制棒、养菌出菇,收购交易、初深加工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苹果产业“吐故纳新、蕴育质变”,香菇产业“乘势而上、方兴未艾”,在农业产业循环发展上,万荣县成功探索出一条果菇融合循环产业链,走出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循环利用上,万荣县坚持“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理念,以农业生产剩余物的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按照“把苹果吃干榨净、把果树吸干用尽”的思路延伸产业链条,还形成了另外两条以苹果为中心的循环产业链。
一是果品加工循环产业链,即“苹果-果汁-果渣-饲料-畜禽-有机肥-苹果”的循环链条,依托全县64万吨水果资源,围绕鲜果商品化、果品深加工、果渣再利用等环节深化拓展,完善鲜果交易市场网店,升级果汁企业生产加工线,配套果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万荣苹果电商平台,在各大城市设立果品、果汁销售网店,鲜果商品化处理能力30万吨,果品加工产能达35万吨,水果产品商品率80%以上。与此同时,配套发展水果专用肥料、生物农药、果袋果框、包装等配套产业,形成了汇源、中鲁果汁为代表的果汁加工龙头企业。
二是果畜结合循环产业链,按照“果渣-畜禽-沼气-农家肥-果树-果渣”的链条循环,引进了以“公司+农户”模式为主的生猪养殖企业温氏公司,建成种猪场5座,年存栏10万头,吸纳农户参与养殖;引进了自育自繁自养一体化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公司,建成存栏量20万头的养殖场,配套建成生猪饲料厂、无害化处理厂;形成了“畜多肥多、肥多果多、果多钱多、钱多畜多”的互补良性循环。
围绕农业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万荣县坚持“破旧立新”,不仅实现“横向打通”,还努力做好“纵向延伸”。为保持绿色发展的底色,综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做好“四个利用”,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资源化利用。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围绕收集、处理、终端产品利用等关键环节,对全县养殖产生的畜禽粪污实行干湿分离,干粪生产有机肥,尿液污水进行发酵处理,完善畜禽粪污收集、堆沤积肥、有机肥加工等设施设备;由专业化公司、农民合作社、养殖场成立专门机构,开展农村沼气工程专业化建设、管理、运营,建设原料收集存储和预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沼气沼肥利用系统、职能监控系统,实现沼气高质高效利用,沼渣沼液充分还田或生产商品化有机肥。
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健全完善病死畜禽收集暂存体系,建设专业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配备收集、运输、暂存和冷藏设施,开展副产品深加工,生产工业油脂、有机肥、无机炭等产品。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采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种途径,提升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秸秆就地还田;加强专业化养殖企业和饲料生产企业生产优质饲料,专业化企业生产固化成型燃料沼气、生物天然气;专业化企业生产食用菌基料和育秧、育苗基料;专业化企业生产秸秆板材和墙体材料。
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资源化利用,紧盯“白色污染”防治,加大资金投入,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宣传引导,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再利用”即农户拾捡交售、回收站点收集、企业回收加工的运作体系。
咬定青山不放松,铆钉目标不懈怠。万荣县围绕“循环农业”做文章,不断创新绿色发展之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被确定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县”,国家农村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称号。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万荣县注重农业生产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典型引路、示范推广、以点带面,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布局优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投入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以农业绿色发展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