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城 > 人物专访人物专访

晋商是关公文化最重要的传播者

来源:运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9/27 17:57:00

  提起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先生,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他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主讲《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亲切儒雅的气质、机智幽默的语言和对传统文化精辟的解读,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9月21日—23日,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在运城举办,钱文忠先生作为嘉宾应邀出席活动,并在海峡两岸“关公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上,表达了自己对关公文化的独到见解。活动间隙,钱文忠先生接受了记者专访。

  一座城市应找到自己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根

  早在2002年,钱文忠就曾来过运城,这也是他与关公的缘分。

  在他小时候,国家曾发行了一套连环画《三国演义》。其中的关云长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时还是孩子的他非常崇敬关公。后来,他到国外留学,还到海外工作了一段时间,真切感受到了关公文化的力量。他发现,关公文化在海外华人中极其兴盛,他们对关公充满崇拜之情,且保持着非常鲜活的祭拜仪式。这让他感到震撼。

  “所以那时我就想,我回到关公老家解州,一定要看看解州关帝庙。”2002年,钱文忠回国后就来到了关公故里,并专程前往解州关帝庙祭拜。

  第一次踏上运城这片土地,他印象十分深刻。当时,他在这儿走了一路,还曾去了夏县、芮城等地。在他的印象里,这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一个遍地是宝的地方。时隔20年,再次来到运城,他感触更深,“运城的发展速度很快,不像是过去了20年,而是又有了长足的发展”。

  “当时的运城和今天的运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他说,“无论是从城市的体量、现代化程度,还是从城市的整体精神面貌来看,已经完全不像是同一个城市了。”

  这些年,钱文忠多次来到山西,前往很多村庄寻找历史遗迹。看到很多保存完好的宋、辽、金、元建筑,有的甚至还在使用,他很是欣慰。这些年他没来运城,但他对运城并不陌生,会留意运城的消息。

  这次到运城,他最深的感受不仅在于运城城市现代化水平,而是更深切感受到,运城这片土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根,找到了自己之所以成为这座城市的生命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关公文化。钱文忠说,运城举办了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一座城市,赶上了物质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很幸运。但是如果一座城市能深切地感知、找到、认定自己的精神之根和信仰之根,那这座城市就一定是一个福地,在未来会有更让人意想不到的发展。”他说。

  将关公文化的忠义与晋商文化的忠信相结合

  在钱文忠看来,关公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信仰。在中国历史上,关公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一个“神”。关公这一历史人物的很多优良品格,引发了中华儿女内心的共鸣。在后续历史发展中,我们全民族投入了热情和真心,共同创造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

  历史上,关公是武圣,和文圣孔子齐名。钱文忠认为,“关公华容道义释曹操”,这种“义”是一种“博爱”,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爱是有等级的,随着血缘关系远近而不同。血缘关系越近,爱得越深;血缘关系越远,爱得就淡一点,所以在中国的传统当中,爱你的敌人这种观念是没有的。“但是关公在华容道上,义释的不是朋友,而是一个敌人,而且这个敌人是当时关公所代表的政权最要紧的头号敌人,所以这是对中国过去所谓‘爱有等级’这种观念的重大突破。”他说,也正因此,关公才被认定为中国千古“义绝”,这一点也是关公特别珍贵的地方。

  那么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认识关公文化呢?钱文忠认为,必须意识到关公的祖籍山西运城这片热土,实际上是与晋商的发源密切相关的。

  “关公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也是关公文化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钱文忠说,“晋商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从关公身上学习到了义和信。他们非常讲究信义、讲究人际关系友爱、讲究同乡互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关公文化才会随着晋商得到传播。”关公文化的发展一直跟晋商的发展密切相关,晋商是关公文化最重要的传播者。

  “这一点认识到,就非常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弘扬关公文化。晋商所代表的企业精神、拼搏精神、突破精神,恰恰是新时代我们需要坚守的。而这种精神的支撑在于关公文化。”他说,“今天我们也在弘扬晋商文化,所以新时代我们怎样更好地研究、弘扬关公和他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并将其和晋商、晋商文化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把关公文化的‘忠义’和晋商文化的‘忠信’相结合,会让我们对关公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有新的理解。”

  运城有向未来学习的决心和向过去学习的智慧

  在钱文忠看来,“河东”两个字就是圣地,这片土地出现的名人太多了。“我们都知道司马光,他留下了《涑水纪闻》这本非常重要的著作。涑水河畔有太多司马光这样的圣人了。”他说。

  不仅如此,钱文忠还发现运城建有很多河东书房,以及一些实体书店。“大家都知道要向前学习、向未来学习,学习是为了未来。要学习比自己先进的很容易,运城有大智慧,这个大智慧很难得。”他说,那就是在向未来学习的同时,更会向历史学习、向过去学习。“有计划和雄心,又有向过去学习的智慧和感情,这种才是了不起的,既面向未来又不离自己的传统。学习过去,是为了更好面向未来,而认清未来趋势,是为让自己明白在传统当中最应该学什么。”钱文忠表示,如果认清了我们未来的发展,那你就知道,实际上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关公的“讲信义、讲忠诚”,“运城有向未来学习的决心,又有向过去学习的智慧,非常了不起”。

  采访最后,钱文忠以“晋是好运”四个字寄托对运城的祝福:“这四个字很精彩,既有运城的‘运’,也有三晋大地的‘晋’,又用了汉语的谐音,表达了吉祥和美好的祝愿。祝运城‘晋是好运’!”


原文链接:http://epaper.sxycrb.com/rbpaper/pc/layout/202209/27/node_06.html 

来源:运城日报

作者:王捷 薛丽娟

责编:崔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