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4日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城 > 稷山县稷山县

驻运省人大代表第三活动小组 在稷山县开展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专题调研

来源:稷山县人民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21/8/23 9:58:00

  8月18日、19日,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雁平以普通代表身份在稷山县参加驻运省人大代表第三活动小组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专题调研活动。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赵振国参加。县委书记吴宣参加座谈会并致辞。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润参加座谈会并汇报稷山县工作。省人大代表、第三活动小组召集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钊参加调研活动并主持座谈会。县领导南选智、廉国锋、王红新、杨丙坤、朱建虎、董武云等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会。

  邓雁平同代表们一行先后来到稷山县赵氏四味坊麻花制作车间、稷山国家板枣公园、稷山大佛文化园、稷山万亩葡萄示范园、稷山汾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晋龙集团蛋鸡现代化养殖场等地,详细了解稷山麻花、稷山饼子、稷山鸡蛋、稷山板枣等稷山“四宝”产业发展及稷山县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情况,对全市、全省目前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推动发展进行全面了解。

  近年来,稷山县以建设稷王文化名城为统领,坚持规划为纲,初步提出了“一圈引领、两带支撑、三区并进、多点联动”的文旅产业格局;坚持项目为王,围绕“两大公园、两大景区、六座村落、两条道路”重点发力,产业支撑更加有力;坚持文化为魂,擦亮地方文化底色,彰显文艺精品特色,坚守文化遗存本色资源活化更加多元;坚持宣传为要,借助“大媒体、大节会、大事件”,多渠道宣传旅游资源,提升稷山对外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度,在全市打造“知名旅游强市”中找准稷山站位,展示稷山作为。

  在调研活动座谈会上,邓雁平对稷山县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取得的初步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要求稷山县下一步在发展文旅融合上要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充分考虑游客的参与性,让游客在观光旅游中,了解稷山文化、接受稷山文化;在发展农旅融合上要注重景点的差异性,形成自己农旅项目特有的特色性和差异性,提升农旅融合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为游客打造综合旅游的要素平台;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要推陈出新融入现代性,适应现代文艺的发展方向,增强传统文化对各层次、各年龄段游客的吸引力。

  吴宣在致辞中对驻运省人大代表到稷山县开展调研活动表示欢迎。他指出,近年来,稷山县在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上,成功创建了国家板枣公园和省级稷山板枣现代农业产业园,板枣生产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入选全球预备名单,成功申报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项目,响亮提出了“稷山有四宝,麻花饼子鸡蛋枣”,积极打造“稷山板枣”“稷山麻花”“稷山鸡蛋”“稷山饼子”四大区域公共品牌。在持续推进文旅农旅融合发展上,举办了“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的内涵与外延”专题讲座,持续推进圣王山旅游开发项目、大佛文化园和稷王庙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完善提升汾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稷山国家板枣公园两个国字号公园,与香港铜锣湾集团合作投资的大佛文化园文化旅游综合体和滨河城市综合体项目成功签约,规划建设了独具稷山特色的“汾水人家”“枣乡人家”两个特色生态休闲景区,稷山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展现美好前景。

  王润在汇报稷山县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有关情况时表示,县委县政府将坚持高端定位、高标规划,按照“统筹发展一盘棋,谋划发展一张图,融合发展一体化,形成发展一条龙”的思路,整合县域旅游资源,坚持全县域开发、全周期利用、全要素支撑,以山水林田湖草为生态发展基础,以后稷农耕文化、非遗民俗文化、千年板枣文化、红色基因文化为特色,以农耕体验、生态观光、文化传承、康养休闲为核心功能,包装和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参与度高、娱乐性强、体验度好的旅游景区和产品,不断丰富延伸产业链条,做好“旅游+”文章,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座谈会上,省人大代表、临猗县角杯乡上豆氏村农民、忠定合作社理事长吴中定,省人大代表、万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贾西玲,省人大代表、稷山痔瘘医院总院长任绣稼分别结合调研活动,就运城市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讨论发言。


原文链接:http://www.jishan.gov.cn/doc/2021/08/21/4239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