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城 > 河东旅游河东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使旅游的品质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2020年年初,永济市图书馆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这为永济市文旅融合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山西省、运城市文化部门的精心指导和永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济市图书馆全面贯彻永济市文旅局提出的“宜融则融、能容则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机构融合发展的新途径,对馆内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布局。特别是在入口黄金位置打造了一处以“地方文旅”为主题的阅读体验新空间,让读者、游客通过文旅体验就能感受最美的“诗和远方”。
文旅主题体验空间主要由地方文献阅览区、非遗文创展示区、交互体验区和旅游咨询服务区四部分构成,集图书阅读、非遗展示、手工体验、旅游咨询等多种体验于一体,致力于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闲、文化交流的免费“慢生活”空间,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实现“主客共享”。
地方文献阅览区
“畅游”历史文化
《永济优秀传统文化丛书》《柳宗元研究大系·晋湘篇》《永济道情》《外地人眼里的永济》等地方文旅特色书籍是该馆的一大亮点,也是永济市民和外地读者最喜欢借阅的书籍。
永济市图书馆精心盘点现有馆藏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征集、采买各类本土文献,从中精选出1100余册包含永济人文景观、民俗传统、戏剧曲艺、名人轶事、旅游导引、地方史志等内容的文献进行编目;在文旅空间设置专架陈列,对读者开放借阅,满足读者对此类文献信息的需求,为永济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文献方面的支撑。
当天借阅《永济历代绘画集锦》的读者胡娜是永济市图书馆的常客,每个周末她都会带孩子来图书馆看书。2020年,由于借阅量排前,她获得了永济市图书馆赠送的笔记本。读书还能被奖励,她觉得读书更有意义了,她认为,地方文献阅览区非常方便,让很多想要了解永济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的读者只要走进图书馆就能精准找到想看的书籍,节约读者借阅时间的同时还为永济文旅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一种持续而有效的宣传推广。
非遗文创展示区
传承非遗文化
麦草画、木质模型、布艺、河东葫芦雕刻技艺、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鹳雀楼立体明信片、二十四节气书签、永济历史文化冰箱贴、团扇……一系列文创产品分类展示在文旅空间非遗文创展示区,为来馆的读者勾勒出传统文化的具象表达,也擦亮了永济市的旅游橱窗。
近年,永济市图书馆积极与永济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和永济境内各景区沟通,征集非遗文创作品。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草画、木质模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东葫芦雕刻技艺、布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得以在永济市图书馆“同台亮相”,非遗文创展示区俨然成为精编版的“非遗博物馆”。在这里,读者能够认识非遗、感受非遗、传承非遗。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了读者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也让读者在开卷阅读的同时获得更为立体和直观的文旅体验。
永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王学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永济市图书馆展出,一方面能让社会更多关注到非遗文化、民间艺人,更深感受永济历史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也为非遗传承人和有意从事非遗文化产业者之间搭起桥梁,有利于文化产业的繁荣与拓展。
旅游咨询服务区
躬身全域旅游
《永济旅游宣传册》《五老峰》《鹳雀楼》《蒲津渡遗址》等永济市各大知名景区的宣传册都摆放在文旅咨询免费领取处,读者或游客均可在此免费领取旅游相关资料。坐在图书馆不仅能详细了解各个景区,更利于为自己规划出详细的旅游出行路线或行程攻略。
遇到不明白或不清楚的路线、景区时,读者游客都可以前往旅游咨询服务台咨询现场工作人员。永济市图书馆对馆内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了永济市地方文旅知识培训,馆员可准确地向入馆读者游客宣传推介永济市各旅游景点,为读者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建议,解答读者游客在旅游方面的困惑。永济市图书馆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躬身入局全域旅游,真正成为永济市全域旅游的形象代言人。
永济市图书馆馆长臧敏娟说,图书馆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与永济市各景区联手,第一时间更新上架永济市各大旅游景区宣传资料。同时,也持续在邀请外来专家学者和本土文化学者为图书馆工作人员讲解旅游文化相关知识,让图书馆工作者真正成为文化传播者。
永济市图书馆在打造自身文旅融合试点的同时,还不断延伸与拓展文旅链条上的服务与对接。永济市图书馆还在永济市神潭大峡谷景区建设分馆“泊心文苑”,创新开展系列文旅融合活动。该馆占地200多平方米,在景区提供图书阅览、文旅活动等服务,有效推动文旅资源共享和服务效能提升,打造出高品质、高标准的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促进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与无缝衔接。
交互体验区
感受最美的“诗和远方”
永济市图书馆在文旅空间交互体验区设置了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和优谷朗读亭,读者可通过交互式操作,在休闲互动中感知最美的“诗和远方”。
在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中增加了地方旅游元素,在借阅机中链接了“走进永济”“永济名人”“永济典故”等单元板块,读者通过手机扫码便可获取永济丰富的旅游资讯。馆内日常举办的与旅游相关的活动也发布在这些小程序中,通过它们,游客在了解旅游资讯的同时也了解了图书馆,形成一种交互式的良性促进。
馆内的优谷朗读亭特增设文旅永济、红色永济等专栏,让读者通过朗读本地文化作品增强文化自信。永济市图书馆精选永济籍诗人文学家抒写古蒲州的诗词、永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相关优秀文学作品等上传至朗读亭平台供读者赏析诵读,从而加深读者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记者采访当天,读者张艳绒正在优谷朗读亭朗读《鹳雀楼》诗歌。她告诉记者,永济是一个诗歌高产的地域,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大家在永济作诗,能在朗读亭里通过诗歌与古人对话,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封闭空间里连接过往畅想未来,这便是最美的“诗和远方”。
7月27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副处长孙泽锋率验收组对永济市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省验收组对永济市创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永济市图书馆将继续深入挖掘历史人物、民风民俗和民间技艺,找准契合点,将文化元素融入日常服务,推动文化与景区深度融合。将进一步强化资源建设,继续在永济市范围内征集优秀地方文献,盘活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永济市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工作提供文献支持,促进形成新的旅游亮点和文化品牌。将借助微信、短视频等网络新媒体,在文旅宣传上持续发力,强化永济记忆,讲好永济故事,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永济,走进永济。将加强同永济市档案馆、永济市博物馆、永济市文保中心、永济市文化馆及重点景区的沟通协作,进一步拓展文旅融合工作的主题和范围,实现更为广泛的资源共建共享。
原文链接:http://epaper.sxycrb.com/rbpaper/pc/layout/202108/24/node_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