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转型综改 > 热点聚焦热点聚焦

“田树苌书画小品新作展”在太原开展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7/17 11:42:00

      7月15日下午,“田树苌书画小品新作展”在太原麒麟画馆热烈开展,展览作品集同时首发。本次展览由麒麟画馆主办,和裕川茶庄、大器文化协办,共展出田树苌书画作品40幅,其中书法30幅,画作10幅。这些作品大多为田树苌先生疫情期间所创作,有条幅、横幅、对联、斗方、扇面、手卷等多种形式,内容以古今文化经典诗文为主,书体涵盖魏碑、楷书、行书、隶书、草书,彰显了田树苌先生深厚的艺术功力与创作才气。展览将持续至7月27日。

      田树苌 字楚材,室称四宁轩,1944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祁县。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书协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书法特聘指导教授,山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任中国书协三、四届理事,全国中青年书法展评委,全国流行书风征评展评委,山西省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省政协七、八、九届委员,山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2000年12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田树苌书法展”。近年个人书画展先后举办于太原、衡阳、深圳、东莞等地。出版有《田树苌书画集》《田树苌书法集》《田树苌草书岳阳楼记》《田树苌临石门铭》等。

       2020年的春天,因“新型冠状肺炎”而变得颇不安宁。广大市民群众响应政府号召,足不出户防控疫情。在这特殊时期,田树苌先生作为老一辈艺术工作者,自觉闭门深居,同时心无旁骛地专研书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创作出弘扬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一批神品佳作。“书法更多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书法也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我们作为书法家,任务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包括道学精神、儒学精神的有益部分,我正在吸收和实践道家的淡泊、虚静,禅宗的空,这都是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田树苌先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重温《论语》、《孟子》、《庄子》、《道德经》、《易经》、《诗经》等中国文化的经典,研读了一些中国文学、美学方面的论著,看了原著,再看解读,并认真做笔记,有些经典他反复阅读、感悟,不胶着于某一种思想,把各个思想放在一起比较,顺着各个领域大师的眼光,打到中国传统文化最丰厚的内核里去。

 

     

       田树苌先生的国画作品以前展示的不多,这次拿出的10幅花鸟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他笔下的兰花,以书入画,素雅高洁,线条烂漫风姿,意境幽深雅致,香而不艳。画面上的大段题跋文字,与画面形成了书画合璧、相映生辉的合力,充满诗情画意和文人气息,更加使人着迷流连。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客厅、书房、工作室悬挂字画已形成一种普遍的文化风气。字画是室内软装饰的灵魂,它是居室主人思维深处的精灵,是跳动的音符,可以陶冶心情,减少疲劳,激发思维,促进思考与联想。此次展览与以往各大展的高堂大轴有所不同,40幅作品全部为小品,最大的不超过三平尺,最小的还没有普通手机屏幕大,小而精、文而雅等特点,受到普遍的赞誉和追捧。在策展人、麒麟画馆艺术总监艺兴老师看来,“田树苌先生多年乐道精耕,经过广泛的研磨与不断的探索,凭藉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审美的高标与自由,锤炼形成属于自己的笔墨符号,雄浑古拙,烂漫天姿,一任自然,内蕴深沉,得到广泛的肯定与推崇。尤其使人惊叹的是,先生能在大字与小字之间自由转换,大可无限大,气势磅礴,小则无穷小,优游精雅。无论宏篇与小品,字字潇洒裕如,风神独具,勃发强大的定力与张力,这样的大家手笔,是我们山西人民的自豪,这样的作品应该走入寻常百姓家,提振家风,涵濡文化。”

        此次展览设置了一些互动环节。面对原道而来的书画爱好者、求教者,田树苌耐心解答,他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随波逐流,要有长期沉下去的心态。既然爱了书法,就应该保持甚至升华这种对艺术的痴爱,不要爱一阵就移情别恋。艺术是慢热的,不是三年五年,要有一辈子的打算,急功近利不得,只有积攒几十年之功,才可能有所成就。”(责编: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