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经产经

金龙鱼无辜躺枪? 网络谣言才是”祸国殃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8/10 16:00:25

还记得去年知名品牌哇哈哈诉于秋红一案吗?当时,一条“爽歪歪、娃哈哈AD钙奶等都含有肉毒杆菌,现在紧急召回”的虚假信息,被大量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转发,造成广大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对“爽歪歪”、“AD钙奶”等产品食品安全的极度恐慌,娃哈哈虽对谣言一再澄清,但是仍无法阻止这种病毒式传播的冲击。

娃哈哈方面表示自己曾屡遭攻击。营养快线、爽歪歪“风干”后变成“凝胶”,“饮料导致白血病”等不实言论充斥着网络。据娃哈哈集团对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检测,上述谣言从2014年以来累计发现近30000条,转载及浏览量超过1.7亿次,给娃哈哈造成的损失超过20亿元。这就是网络谣言给品牌带来的巨大创伤。

网络谣言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其特质可以用一句古话来形容:“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其可以在贴吧、论坛、微信群、QQ群会以浸润的方式传播,4小时内覆盖数千万对信息最敏感的人群,危害性如火烧秋原般迅速蔓延。更关键的是某些网络谣言由于蓄意扩散,涉及范围广,治理难度非常大,影响极其恶劣,以至于即使有权威部门进行澄清,但有关事实真相的报道却没有这样的扩散力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网络谣言和传言的恶劣性的确让人深痛恶疾,然而,公众和媒体往往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谣言的源头——谣言制造者才是罪魁祸首,应当绳之以法昭然天下以正视听。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在我国,有幕后黑手一手策划的谣言大多起于商业竞争,目的就是利用网络传播的便利诋毁竞争对手。而消费者辨别报道真假的能力不够,所以谣言往往能拥有“核武器”般的杀伤力。

较为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金龙鱼事件,早在2010年,一篇名为《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鱼》诽谤金龙鱼食用油的文章曾经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对金龙鱼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此次金龙鱼 谣言事件,最终经法院调查审理,涉事人郭成林被法院判处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品名誉,已构成损害商品名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很多人只知道这起谣言,却不了解这件事的真相。郭成林所在的赞伯公司其实与鲁花集团签订了《营销策划咨询协议》,提供鲁花坚果调和油营销整合服务。郭成林负责此项目后,根据鲁花提供的相关资料“提炼”出其主要竞争对手金龙鱼的很多“缺点”,撰写稿件恶意重伤金龙鱼并广泛发布于各大网站论坛。在网络推手的协助下,仅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文章的浏览跟帖回复次数就达到80万次之多。而该帖子至今仍在网络空间流传,对公众的误导并未消除。

这就是赤裸裸的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借助互联网的攻势对特定品牌进行恶意炒作,以期诋毁品牌形象,获取竞争胜利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但这只是蝇头小利罢了,恶性竞争最终会形成循环圈,对整个市场秩序造成不可逆转的恶劣影响,企业、社会、个人三者的利益都会有损失。

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外在市场资源,以正当、公平以及合理的方法去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责编:文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