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8月10日讯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以各类开发区(园区)为依托,以大型骨干企业布局为引领,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核两带四板块”的空间布局。
“一核”就是以太原、晋中为中心,以太重、太钢、富士康、榆次液压等龙头企业和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太原民营经济园区等重点开发区(园区)为依托,将太原城市群打造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基地和研发基地,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山西科技创新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力争把太原城市群打造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两带”就是围绕和依托大西线、太焦线,充分利用沿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要素优势,依托重点开发区(园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努力打造“大西沿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和“太焦沿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成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带。
“四板块”就是按照突出地方特色和集聚发展思路打造四大集群板块。一是依托大同、朔州、忻州等市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优势和现代煤化工项目,合力打造晋北新能源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医药产业发展板块。二是依托长治、晋城在生物医药、煤层气等产业的发展优势,合力打造晋东南煤层气和生物产业板块。三是依托太原、吕梁、忻州、朔州等市的节能环保研发基础,合力打造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板块。四是依托临汾、运城新材料研发与制造优势,以闻喜银光镁合金深加工、中磁科技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山西宏特碳纤维、山西三佳有机硅深加工等一批龙头企业为基础,合力打造晋南新材料产业发展板块。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