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8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夯实基层党建 打赢脱贫战役—— 广灵县充分发挥党建在脱贫攻坚领航作用纪事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8/24 11:37:20

贫穷,是刻在很多广灵人心里的记忆,抹不掉,挥不去。

广灵县作为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该县从最基层、最基础着手,把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壮骨 打造“两威”领头雁

脱贫攻坚,关键在于带头人。带头人就是领头雁,往哪里飞资源丰富,头雁知道!

广灵县委对全县232名农村“两委”主干重点培养、重点管理,打造有威望、有威信“两威”领头雁队伍。

“知不道”到“全知道”。广灵有句俗语,什么也不清楚叫“知不道”。过去的干部只关注村里的“一亩三分地”,对上级政策掌握了解少,有的“一问三不知”。现在,远程遥控数字扩音“大喇叭”和信息公示栏实现了全覆盖,通过宣传培训、政策解读、下发学习掌中宝,加上主动自学,对扶贫政策精神掌握自如,老百姓问啥基本能对答如流。

“现在的干部也真够累的,一天到晚尽为我们操心,跟着他们干,好日子肯定有盼头。”斗泉乡一位农民动情地说。

以往的村干部认为农民自己种自己的地,与村“两委”没多大关系,每天无所事事,顶多在村委会转转,就回去忙自家的事。现在扶贫脱贫任务重,需要建台账填明细,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都要掌握了解,三天两头登门入户成了常态。

强筋 打造“三好”党支部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一句话道出脱贫攻坚的大道理。

广灵县委紧扣“三基建设”,把建强组织、建好支部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有力抓手,实施“强腰行动”,强化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一支好作风、好队伍、好思路“三好”脱贫攻坚硬班子。

过去村里是有阵地没人坚守,有的甚至在“两委”主干家里办公。现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美化维修全覆盖,办公条件得到改善,不管啥时候,党支部、村委会始终有人值守,“两委”班子经常加班加点研究工作、商量脱贫事宜,“三会一课”按时开,村民办事即来即办。村民们称,以前是铁将军把门,现在是当家人常在。

“担不好责”到“扛得起梁”。该县县委以上率下压实责任,书记任脱贫攻坚指挥部总指挥,先后30多次安排部署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对重点工作带头谋划、带头推动、带头落实。

注重发挥乡镇党委“钢腰”作用,县委与9个乡镇党委书记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去年县乡换届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在农村,选育并举,11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培育了301名村级后备干部,做到脱贫攻坚后继有人。

疏脉 打造“造血”新产业

广灵县委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实践导向,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健全完善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体制机制,乡村干部的干事创业动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过去总认为农村基础差、没产业、难发展,随着中央富民政策的接连推出,县委具体办法的逐个落地,深刻认识到,只要听党话,跟党走,心里装着老百姓,就能带领农民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脱贫新路子。”壶泉镇赵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军说,“要灵活运用扶贫资金,发展咱农村自己的产业,才能真正脱贫致富。”于是带领全村人打井修路、发展养猪业、新建蔬菜大棚,筑牢了全村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

过去脱贫成效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是路子没选对,找得不精准。县委针对这种情况,围绕精准脱贫,县乡两级确定了产业扶贫、乡村治理等20个“书记项目”,县乡党委书记领题推动落实,为农村脱贫探路子、找对策。农村党支部书记学业务、学本领、学技能,组织制定全村发展规划、抓基础搞建设、选产业上项目,积极发挥领富带富作用,全县有76名村书记引领发展产业项目85个。加斗乡坡岩村第一书记孙峰深入调研、掌握村情,提出中药种植扶贫、养殖园区扶贫、光伏发电扶贫、散养土鸡扶贫、党员结对扶贫、文化建设扶贫等“八大扶贫思路”,为农民真正找到了脱贫致富新路径。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仝雄成  峰领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