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保险保险

工行大同分行“五提升”做好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0 10:43:33

山西经济网大同讯  今年以来,工行大同分行进一步强化信贷管理理念,紧紧围绕“管理促发展,管理出效益”的经营原则,通过不断增强信贷管理五项职责,强化贷前、贷中、贷后全过程从严管理,提升信贷经营和管理能力,保障信贷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一、提升授信项下授权审批工作效率。自工行大同分行被上级行纳入授信项下授权审批试点行范围,为稳步推进此项工作的实施,该行认真做好前期上报评级授信方案、筛选授信项下授权审批企业名单、安排审查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在对多户最高授信额度批复下发后,该行信贷前、后台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授信方案要求,严格核查落实授信条件,努力提高授信项下授权审批核查质量和效率。2019,该行共核查审批办理授信项下授权审批业务多笔,发放金额合计上亿元,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际业务等业务品种,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保证信贷业务有序开展。

二、提升信贷监督执行及时性。该行一方面严格执行信贷监测制度,严防贷款风险。要求信贷监测人员定期查询信贷管理系统,统计和掌握贷款违约情况,及时下发违约清单,坚持按日进行贷款情况变化监测分析,督促和帮助该行辖属各支行及时催收和压降不良贷款。对发现和预见风险情况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提示通知,确保及时化解和消除风险隐患。并且实行按月通报制度,及时化解信贷风险。按月通报辖属各支行监督执行、资金受托支付、问题整改等工作情况,分析原因和提出工作要求,加强考核和处罚,进一步规范操作行为。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信贷业务的指导,形成常态化,做到操作流程合规。该行按月下发信贷管理工作指引,对当月到期贷款、不良清收、政策制度、检查整改等重点工作进行指导和提示,严格执行总行信贷政策制度,把好信贷准入关,严禁违规发放贷款,及时上情下传,有效发挥信贷监管职能。

三、提升非现场风险监控准确率。该行信贷管理人员根据信贷操作全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借助信息系统开展流程监控,开展了客户风险数据定期监测提示、信贷业务事中事后验证,欠息、到逾期、不良贷款提示,违约认定、质量分类提示,财务报表录入,亏损企业风险提示,行业分类等信贷基础工作的监督和提示,重点强化了贷后管理的监测,并开展了公司客户潜在风险排查、公司客户信贷风险排查和公司客户信用风险排查工作,有效落实了信用风险监控职能。

四、提升贷后管理风险研判能力。该行持续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的管理,强化贷款大户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分析判断,读懂财务报表发出的声音。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长期股权投资、银行融资和资本市场筹资等,对照银行对账单等凭证,就贷款大户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做出分析判断,既会从客户物流的变化看其资金流向,又会从客户资金流向看物流的变化;注重对企业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的分析,通过银行对账单查阅,强化贷款大户营业收入回流和原材料购买流出分析,及时把握存款的波动情况。贷款大户客户经理按月查阅银行对账单,重点分析主营收入的增减变化情况,客户存款时点数、平均余额情况;贷款占比和货款回笼占比的匹配情况;存款同业占比排名情况。在此基础上判断贷款第一偿还来源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

五、提升信贷作业监督执行力。为提升信贷作业监督水平,工行大同分行建立和完善信贷作业监督岗位培训制度,以会议的形式组织作业监督人员及时学习总省行最新政策制度,作业监督人员在会中充分学习、交流分析监督的重点与难点,提高信贷作业监督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信贷作业监督工作质量。为规范信贷作业监督工作流程,提升信贷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工行大同分行严格审查信贷业务合同和相关协议等资料,审核担保和前提条件落实情况,监督信贷业务合规性和信贷客户档案完整性、一致性、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各类问题,督促经办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进行核准监督。

来源:山西经济网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