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今年我市虚假违法广告五大典型案例。
此次公布的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包括: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生活馆通过印刷品发布“朗池”保健食品广告,广告中含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等多种疾病功能等内容,违反了《广告法》中“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内容”的规定。二、某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通过印刷品发布“大山楂丸、复方板蓝根颗粒”药品广告。广告与药品说明书不一致,违反了《广告法》中“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规定。三、广灵县某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在苏宁易购网店上发布食品广告,广告中含有“黑豆降低胆固醇、防止大脑老化、预防便秘”等内容,其行为违反了《广告法》中“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的规定。四、某耳鼻喉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在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情况下,通过广告公司设计、制作利用互联网发布介绍医院功能及治疗信息的医疗广告。五、某医疗美容诊所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广告内容使用了“患者的形象”的违法广告。
来源:大同晚报 文/刘剑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