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社会社会

我市多举措补齐农村特困老人养老短板

来源:大同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1 9:17:10

本报讯 我市不断加强农村地区特困老人养老照护水平,完善农村特困养老服务政策,以满足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养护需求为目标,加快特困老人养老照护机构升级改造,提高农村敬老院兜底保障能力。

完善农村特困老人供养场所,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居。去年以来我市围绕老年人的需求和期待,全面开展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特别是针对农村特困老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让特困老人老有所居。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33家农村敬老院,378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提升农村特困老人供养标准,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我市现分散供养农村特困老人有9457人,集中供养农村特困老人有1432人。其中,分散供养老人的基本生活供给标准是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照料护理标准按健康状况分类保障,其中,全自理每人每月100元,部分失能每人每月200元,全失能每人每月300元。全自理的由村委会负责监护,部分失能和全失能的由直系家人负责照护,集中供养老人的基本生活供给标准是每人每年7460元,提升供养标准,保障好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探索农村特困老人养老机构模式,保障老人老有所依。国家统计局大同调查队调查走访天镇县农村特困老人养老机构的4所农村特困老人敬老院,发现敬老院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委托给社会力量运营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日常运营保障。

来源:大同日报  /高雅敏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