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采取多种措施对罗罗腔、大涧道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挖掘、整理、展示,促进了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今年以来,灵丘县多方筹措资金,先后为县罗罗腔传习中心及大涧道情、小寨耍孩儿、红石塄秧歌、董台小曲儿共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各剧团排演剧目、改善设备。
同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系统的非遗普查,建立非遗项目资料库、代表性传承人资料库和非遗作品库。对各剧种存世的30多出剧目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整理,制作了文本及电子资料,既防止传统剧目失传,又弥补了口传身授等传统模式的不足。组织人员实地走访了50多名民间艺人,记录文字资料30篇,收集登记实物资料39件,拍摄图片500多张、视频资料100多小时,对全县非遗项目的文化表现、技艺特征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记录。县文体广新局建设了非遗展馆,对列入非遗保护名录的30个项目的文字、录像、图片、实物等进行集中展览。县文化馆业务骨干深入基层进行业务指导和交流,加强对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
大同晚报 杨海峰 通讯员 刘富强
责编: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