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工行大同分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完善风险监测制度,加大业务检查力度,不断推进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创新,力促工作高质效运转,促进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目标。
一、完善考核机制。把操作风险管理纳入支行、网点绩效考核范畴,制定规范的操作风险考核标准,并进行严格考核。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部门的操作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有效制衡的内部管理架构,对业务流程和操作风险关键风险点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提高执行能力。该行加强柜员业务培训与日常操作规范性管理,掌握日常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环节和风险点,做好风险防范日常管理工作。对新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及时进行培训,提高网点柜员实际操作能力。定期召开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分析会,员工思想动态会等,剖析员工风险意识淡薄的原因,提高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
三、加大检查力度。该行强化检查监督职能。检查监督人员依据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对应做到而未做到、对规定不应做而去做的员工轻则思想教育,重则严肃查处。对检查监督有连续性。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向网点提出,限期整改;另一方面通过检查及时发现网点和员工在执行制度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检查人员对查出的问题在一定的时间内到网点进行复查,看其违规现象是否已经整改到位,对违规操作行为的全程监督,使处罚扩展到违规操作的整个过程。
四、培养责任意识。重视员工工作状态及业务操作规范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相关柜员提出整改要求。在严格控制可控风险暴露水平的同时兼顾账户运行管理,积极做好银企对账管理工作。以基层负责人、客户经理、一线员工为主体,深化对员工行为守则、员工行为禁止规定、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的教育培训,注重发挥正面典型引领作用和反面案例警示作用,使管理人员和员工增强“不愿做、不敢做、不能做”的自律意识,增强做好案防工作的责任感。
责编: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