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南郊区水泊寺乡位于大同城东,与市区隔御河相望,属典型的城市近郊乡。面积60.4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人口27234,耕地30815亩。境内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环境怡人,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环境和人文优势,是大同市区东扩和商家投资开发建设的黄金地段,也是带动大同城东农村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实现农村城市化的新兴区域。
水泊寺乡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景点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乡,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境内东北的马铺山古名“白登山”,汉高祖刘邦被突厥人围困于此七天七夜,留下了著名的“白登古战场遗址”。东部的文瀛湖被誉为‘塞上明珠”,曾是北魏时期的皇家园林,现在是远近闻名的夏季旅游避暑胜地。近年来,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人文资源,尽快恢复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逐步开辟建设了以文瀛湖为龙头的大同城东旅游景点区。在这一旅游景区里,有始建于明代的曹夫庙旧址,这是为歌颂晋剧代表作《走雪山》中的义奴老曹夫牺牲自我、勇救他人的精神而修建的,为当时大同城东最高最美的庙宇建筑;有与大同市内的上下华严寺遥相呼应,一起闻名的水泊寺福严寺,相传寺内有两眼奇井,两井相距三尺,西井水甜,东井水苦,饮甜井之水可去百病,饮苦井之水能去烦愁,因而成为善男信女在大同城东拜庙咏经颁典的集散地;还有新近开发的集果园、田园、菜园和花园为一体的水泊寺特色农业旅游观赏园区,为这一景区增添了新的景观。此外,水泊寺商贸一条街扩建改造工程、文瀛湖渡假村和煜阳康乐园的对外营业,则与整个旅游景区相配套,为繁荣和发展以文瀛湖为龙头的旅游业提供了餐饮、娱乐、休闲服务方面的保障。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历届乡党委和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充分利用地处城市近郊的地理优势,依托109国道、208国道、同浑公路、大阳公路及京包铁路、大准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贯穿全境的区位优势,着力搞好通水、通电、通讯、平整土地等优化投资环境工作,变地理和区位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形成了“依托城市、建设农村、服务城市、兴乡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推动全乡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宽松条件。根据这一发展战略,我们发挥地理优势,立足本乡实际,从为城市“菜篮子”工程服务的角度出发,优化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扩大蔬菜保护地种植面积,形成了西坟村香菇生产基地、梓家村蔬菜日光温室生产基地及水泊寺、石家寨、肖家寨方亩联片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基地,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闯出了一条新路;依托区位优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促进了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组建,先后沿109国道和208国道两侧建成木材市场3个,皮毛市场1个,农资市场3个,年发运3O0万吨的优质煤集运站一座。截止99年底,全乡拥有乡村集体企业42家,私营企业16家,个体经济实体1500多家,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9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28元,完成财政税收572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小康乡。
总之,作为大同城东的新兴投资开发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社会稳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新兴小城镇——水泊寺乡,正在大同城东迅速崛起。目前,一批规划建设项目,如曹夫庙、福严寺、文瀛湖公园、马铺山陵园、马家堡瓜果批发市场、东城商家公寓也在积极寻求投资合作,我们竭诚欢迎各界人士来水泊寺乡投资洽谈和观光旅游,携手其创美好的明天。
责编: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