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8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人物专访人物专访

心系百姓办实事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7/20 8:07:30

——浑源县千佛岭乡上村镇村第一书记王秉国

王秉国2015年8月被组织选派到下韩乡藏经庄村任第一书记,2016年12月,经组织调整,任千佛岭乡上村镇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员。履职以来,他扎根农村、心系百姓,接地气、办实事,获得百姓的点赞。

上村镇村共有180户、592人,土地面积2152亩,耕地993亩,荒地面积193亩。低保户47户66人,五保人口11户11人。现有贫困户54户、162人,贫困率为30%。无集体经济收入。农民收入依靠养殖肉牛羊,种植黄芪、土豆、小杂粮和闲时零散务工为主。

任职以来,王秉国与“两委”班子深入沟通,达成共识,从建制度,立规矩。在藏经庄和上村镇先后建立完善《村级扶贫三年发展规划及年度脱贫规划》、《脱贫项目建议书》等学习、工作28项相关制度,为帮扶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组织召开党员大会9次,讲党课5次,召开民注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5次。

面对贫困村一穷二白的村集体状况,王秉国学习文件、吃透精神、用好政策,全力为帮扶村办实事、办好事。在藏经庄村,针对群众普遍反映农田水利浇灌难的问题,他积极与浑源县扶贫办联系,将投资12万元的村U型渠改造项目,列为扶贫办重点项目;向浑源县水利局和浑源县发改委争取专项资金39万元,新打深水机井2眼;争取12万元,铺设地下管道1600米,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农业用电缆3200米,使整片农田实现插卡式灌溉,全部工程完工后,亩均年增收将达200多元;得知藏经庄村蓄水池多年未清淤,自己出资购买泥浆泵,组织两委班子成员清淤;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自己垫资购买音响、电脑等;大力宣传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村投资兴业,鼓励村民利用地理优势,发展养殖、种植耐寒耐旱中药材。在上村镇村,他组织引导村民成立了“千佛岭乡上村镇村种植、养殖公司”,申报道地黄芪种植项目,流转荒山土地700亩;千佛岭乡大坪村至上村镇村“村村通”公路约有2.5公里,一边靠山,由于自然因素,落石严重,给村民的出行造成不便,他自掏腰包2500元,雇佣挖机清理道路落石;为解决下村镇村村民吃水问题,亲自到水务局申请专项资金,用于河流改道、蓄水池建设;在走访下村镇村贫困户程文金家时,得知其女儿程玉萍,在王庄堡海洋双语学校上学,现已11岁,但因为种种原因,现在仍然没有户口,属于“黑户”,不能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他多次跑派出所、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为程玉萍办理户口;程日光年事渐高,体弱多病,村里没有卫生所,看病难、买药难,他在回县城申请项目的同时,多次给程日光买药,使其减轻病情;刘文生需要彩色证件照申请低保,但村内条件有限,交通不便,他亲自给刘文生照相、回县城洗相,协助办理低保。

有人认为第一书记工作清闲,而王秉国饱尝了其中的艰辛。为了使上村镇村能够如期脱贫摘帽,早日挪“穷窝”,拔“穷根”,只能舍小家顾大家。母亲生病的时候也没有时间照管,家里的活根本帮不上忙,孩子的功课也不能去辅导。女儿晚上经常打电话问:爸爸,今晚你几点回来,我和妈妈在家里等你。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用善意的谎言骗女儿:“你先睡觉吧,等你睡醒,我就回来了。”可是女儿换来的是一次次的失望,有的时候1个多月见不到爸爸。

正如,上村镇村民程文金讲的,“小王帮助群众出实力,我们得到了大实惠”。用王秉国的话讲,“自己仅仅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真真需要关注的是那些朴实的老百姓,只有老百姓真正脱贫了,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来源:山西经济网  /来迎龙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