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口泉乡杨家窑村党总支书、村委会主任郭占君
他本是当地有名的民营企业家,在党的召唤下回到养育了自己的那个贫困山村。励精图治十余年,他带领党员群众,将一个一盘散沙的村党支部变成了“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将一个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上访村,建成“全国文明村镇”。他就是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乡杨家窑村党总支书记郭占君。
13年前的杨家窑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矛盾重重的小山村,村民集体上访,发展阻滞不前。郭占君临危受命,放下企业回到村里“挑大梁”。
回村后,郭占君走家串户,广泛征求民意,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先后建立30多项农村事务管理、监督、民主决策制度。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落实“两学一做”,党员不说“硬”话、不讲“粗”话,为民办事细心、耐心,得到村民高度认可。
随着党建的不断加强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外出务工村民纷纷返回村里,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为解决缺地问题,郭占君带领村“两委”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整出好地2350亩,新增水浇地1000亩,到2015年人均良田4.5亩。村里与台商合作建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占地3万平米;2011年投资 2.3 亿元成立四方高科农牧有限公司,是目前山西省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管理最先进的奶牛养殖园区,现饲养纯种荷斯坦奶牛 8000 头,日产鲜奶109吨。
去年,全村总产值突破 7 亿元,可支配性收入达 6000 万元,人均纯收入 3.86万元。随着经济发展,全村村民早已告别了土窑洞,住进了别墅或板式楼房。村里新建了学校和标准化医疗场所,村民理发、供暖、鲜奶费用全免。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全村实现了老有所养、少有所教、困有所扶。
现如今,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所震撼。“他就闲不下一会来,大伙都觉得挺满足的事儿,可他偏要再找出点问题;村民都忙着眼前的事儿,他却总想着以后的事儿。”谈起郭占君,老党员郭瑞感慨说道。
“虽然杨家窑村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就,但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未来的道路还需我们不断探索,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嘛,我还想让杨家窑村变得更好!”这是郭占君常说的一句话。
在他的规划中,杨家窑村将会是一颗永不凋落的塞北明珠,为此他提出两项建设性目标,一是要不断植树造林、生态治理;二是要把杨家窑村打造成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娱乐、温泉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来源:山西经济网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