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人物专访人物专访

“种子大王”曹禹的“三宗最”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2/15 16:53:13



“活不活在于水,好不好在于肥。”

“枯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施用本着底肥重磷、追肥重氮的原则。”

……

“这几天干啥农活最当紧?”

“正月十五前后应抓住开河季节河道自流水源充沛之机,充分利用好地表水,进行春汇地。”



2月15日上午,阳高县北徐屯乡王家庄村村委会挤满了前来学习地膜覆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农民,大同市斯尔亨泰农牧有限公司经理曹禹,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据了解,曹禹抓住春节期间村里闲散人多的机会,走村窜乡,讲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从腊月二十,到正月十一,他共深入阳高县、天镇县的4个乡、12个村义务讲解农科技术,听课农民达1000多人次。近年来,多次受到共青团阳高县委的表彰。

最忙碌的人。2002年,曹禹开始涉足经营以玉米种子为主的农资。他认为,经营种子,确保高产优质是关键。要想高产,必须掌握科技种植规程。产量提高了,你的信誉度自然提高了。于是,他在精挑细选正规进货渠道的同时,大量购买有关农业科技知识的书籍。掌握大量农科技术后,他一边经销玉米种子,一边深入下村到田间义务宣讲种植管理技术。近年来,平均每年宣讲20余场,年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由于诚信经营,热情服务,他被当地农民尊称为“种子大王”。



最高兴的事。2月10日,曹禹在天镇县南河堡乡南河堡村培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这天,适逢该村农民梁建脱粒2018年收获的玉米。梁建种地思想比较保守,选择种子时,往往挑价格便宜的,且老沿用旧式方法种植。2018年春天,曹禹专撬这把“锈锁”。向他推荐了“种星618”玉米品种,手把手教种植方法。当天下午五点,老梁玉米脱完了,一过秤,8亩玉米共产22400斤,亩均2800斤,创该村玉米亩产最高纪录。这成为曹禹新年最高兴的事。



最盼望的事。“现在,大部分青年人外出打工,种地主体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这部分人惜本思想严重,不舍得投入,不情愿接受新型农科技术,导致年复一年,増产幅度不大。”接受记者采访时,曹禹说,种植业是大多数农村产业的根基。他希望乡村干部、科技人员以及驻村工作队,在科技普及上多下功夫,最好能编出通俗易懂的教材,让农民听得懂,记得牢。

 

来源:山西经济网  /周振宇 朱冰倩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