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人物专访人物专访

实施“五大工程”巩固脱贫成效

来源:大同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2/24 10:22:45

云州区委书记 王凤瑞

云州区是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发展机遇,贫困人口由32926人下降至740人,发生率由30.8%下降至0.53%,接受了北师大第三方评估验收。目前,党的扶贫好政策使云州区的农村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业兴、百业旺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过去的窑房、危房变成了砖瓦房,18个整村得到了易地搬迁,149个村面貌大变样,城乡路、村村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生态扶贫形成了百万亩林海的“金山银山”,卫生医疗、安全饮水、教育和社会保障彻底得到解决。通过脱贫攻坚,不仅贫困群众受了益,而且提升了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涌现出一批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好支部。

2019年是云州区脱贫攻坚的巩固年、提升年,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以精准理念、问题导向查漏补缺,整合资金持续帮扶,衔接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高质量达小康。今年,云州区将主要实施产业提升等五大工程。

产业提升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黄花产业发展大会精神,今年计划新种植黄花2万亩,把边缘户纳入人头一亩黄花范围,推动省级农业产业园建设,建成国家标准化种植和加工示范区。加强原有15万亩的田间管理,确保贫困户人头1亩黄花今年有收入。在7个乡镇建设7个地头加工厂,在38个专业村各建一个共享冷库,解决加工和储存问题。全力推动4个黄花龙头企业建设,完成6家SC食品认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探索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模式,发展蔬菜、景观农业等产业。

乡村环境提质工程。完成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和配套建设,分类别通过延伸管网、建设处理设施、人工湿地等方式处理污水。建成8000个无害化厕所、7个粪污处理点、1万平方米棚圈,引导牛羊圈舍出村。建设垃圾收集、中转等设施,建立片长、巷长责任制,发动群众实行“门前三包”,形成长效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机制。

扶智扶志工程。将培训工作与用工单位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对4000人进行技能培训,在园区企业就业。通过村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发挥能人大户、合作社和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贫困户就近参与种植、采摘劳务。开展“打造干净文明户、妇女在行动”专项活动,完善“扶贫爱心超市”,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生态富民工程。全区造林3万亩,由65个扶贫合作社组织实施,其中发展经济林1.5万亩。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绿化30个村庄,实现村在绿中、人在景中。把火山、黄花、生态和桑干湖资源有效整合,举办第二届黄花丰收活动月,吸引市民观光旅游。

基层组织提升工程。认真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对标先进、深刻反思、创新举措,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中担当作为。继续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促进乡土人才回流,加强后备队伍建设,打造“不走的扶贫工作队”。鼓励5个乡镇创办劳务、建筑公司,引导村集体建立田间管理、采摘、加工、家政等公司或合作社,带动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总之,云州区将按照本次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部署,进一步振奋精神,措施不减、力度不减、作风不减,全力推进脱贫巩固提升各项工作,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来源:大同日报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