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8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人物专访人物专访

柴有亮的“全家福” 上了“两会”啦!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杨晓明 发布时间:2014/4/17 12:06:00

柴有亮的“全家福” 上了“两会”啦!

 

 

                                                                                             

   在“两会”上被同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有喜送给李克强总理的柴有亮全家福照片。

 

   “柴有亮的全家福照片上两会啦”,这几天,同煤集团煤峪口矿退休工人柴有亮的全家福照片被送给李克强总理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大同矿区的大街小巷。

3月7日,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同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有喜在李克强总理参加山西代表团审议时,把柴有亮喜迁新居、举家团圆的全家福照片送给了总理。总理看着新旧对比的五张照片,高兴地说:“老矿工为共和国建设做过贡献,现在要把欠账补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2008年7月28日,在煤峪口矿山头上居住的柴有亮家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看望老柴。他坐在土炕上,拉着老柴的手,拉着家常:房子住了多少年?家里几口人?在哪儿上班?每月收入多少?有退休金吗?……当得知老柴身体有病时,李克强关切地对他说“一定要好好养病,你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同时他还嘱咐企业一定要尽快把“两区”工程建设好,为矿工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

现在早已经从山头老房子搬进新居的柴有亮,偶尔也会跟孩子们唠叨起老房子的历史。30多年前,他从朔州老家来到同煤集团煤峪口矿,成为一名矿工。和大多数矿工一样,老柴在上班之余自己动手在山头上盖起了那两间不到30平方米的土房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一家5口人挤在低矮破旧的房子里,一过就是20多年。

从山坡上往下走一里地才有自来水,挑一担水上坡累断腰。山上没有公共厕所和垃圾场,到了夏天蚊蝇乱飞,家家户户连窗户都不敢开。特别是到了冬天一下雪,路滑的下不了山,老年人更是十几天不敢出门。当时在棚户区居住的人们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出门就下坡,雨天漏不停,挑水累倒汉,生火愁煞婆。”

转眼间孩子们长大成人,两个女儿出嫁了,回门那天,邻居大妈们提议照一张全家福,可由于屋子太窄小硬是没有照成,成了柴大妈的一个心病。眼看着因为没房子儿子连对象也找不上,柴大妈天天愁得长吁短叹。

2006年春季,儿子回家告诉老柴,听说集团公司要对采煤沉陷区和煤矿棚户区进行治理改造,让山头上住的工人搬到楼房去。突来的喜讯,柴大妈高兴得一宿没合眼,心里也开始有了新念想,每日憧憬着住进楼房的美好日子。2007年10月,柴有亮只花了4.8万元就买了71平方米的新楼房,新楼房儿子结婚用了,老俩口仍住在山头上。

2008年9月,儿子终于也分到了一套新楼房,老柴的“安居梦”终于“梦想成真”。领钥匙、装修……搬进新家那天,柴大妈兴奋得一晚上睡不着,半夜起来还要到客厅看看,到另一个卧室坐坐,说好像做梦一样。

今年“两会”召开前,柴有亮一家照了一张全家福,请董事长张有喜把照片带到北京,让总理看看自己的幸福生活……

全家福上的柴家人其乐融融,开心的笑容洋溢在脸上。他们的笑容,正是“安居梦”圆之后矿工们发自内心的喜悦!

从2006年启动到2013年完工,同煤集团历时8年,总投资160多亿元、占地1.15万亩、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的“两区”治理改造工程全部完工,10万户、30多万矿工家属的居住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两区”治理改造,改造的不仅仅是几十万矿工家庭的居住环境,更多的是圆矿工一个安居乐业的梦。拓宽道路方便员工出行,延长一个月供暖期,成立困难员工帮扶中心……一笔笔民生投入,一项项惠民举措,让矿工尽享美好新生活。

如今,和柴有亮一样,在“两区”居住了大半辈子的矿工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家家户户用上了清洁干净的天然气,看上了数字电视,过去“进门低头、上炕弯腰、担水劈柴、打炭生火”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矿工们开心地说:“过去下班忙担水,现在公园踢踢腿,以前劈柴又打炭,如今清闲去圪转”。

 

本报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李德忠

责编: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