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8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人物专访人物专访

“杏”福村的领头雁——小记阳高县王官屯镇芦窑村党支部书记罗有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6/17 22:46:09

   3月17日上午,大同市云中商城建龙食品批发部雒建龙的哥哥,将一面写有“牢记宗旨在心间时刻践行,勇救百姓于危难义无反顾”的锦旗,送到了阳高县委,感谢县委培养出了王官屯镇芦窑村党支部书记罗有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

那么,罗有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带着疑问,3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芦窑村,欲对他进行采访。在村里,没见着罗有。通过手机联系才得知,他正在县城聘请杏树专家,想近日组织村民开展杏树管理新技术培训。

正当记者打算离开时,好多村民围拢上来,七嘴八舌,聊起了罗有带领他们享“杏”福的事。

“真不是夸,罗有不仅是个热心肠的人,还是一个好支书!别的不说,就带领农民种杏树一项,村里人就很佩服他。俺家13亩杏树,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倍!”50岁的罗宏大伯高着嗓子对记者说。

记者从村民口中得知,芦窑村种植杏树有千百年的习惯。由于技术不到位,管理不科学,产量颇低,质量较差,人们惯称“小老树”。每当杏黄季节,论吃,家家户户管够;一说卖钱,芦窑人像丟了刷的画匠——没话了。

1997年,罗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把发展眼光聚焦到杏树上,千方百计提高种植效益。目前,该村发展杏树600亩,其中新增面积500亩。品种既有传统的“京杏”、“假京杏”,又有现在市场上青睐的“大接杏”。采凉山一带,每年最早卖杏的有芦窑村;别处没杏了,想吃杏,还得去芦窑村。

“过去一斤杏卖上两块钱,还得让亲戚们给托关系。如今,每到杏熟时,忙也忙不过来,一斤卖6元左右,大同、集宁、张家口,哪里的客人也有,可红火了!”说起卖杏,快嘴婆张大妈滔滔不绝,“卖了杏不说,俺们种植的一些小杂粮,也让客人捎带走了,有时连价也不搞,俺要多少,人给多少!”

芦窑人最敬重罗有的,是不慕名利、公正无私;最佩服他的,是能力强、眼光远、辛苦大。

每年春节过后,罗有就张罗着邀请本地或外地的杏树专家,讲解杏树修剪技术。杏树最怕春冻,每年春季,罗有就按照专家的指导意见,组织农民喷洒防冻药剂。提前准备增温材料,一旦天气有变,灵活采取措施。杏熟前,罗有帮农民制作印有本村特色图案和产品说明的包装盒,吸引客商的眼球。

正当村民和记者聊兴正浓时,罗有回来了。他根本顾不得和记者打招呼,一进村,就操起手机群发短信——通知:明天上午9点,请村民到村委会议室,听杏树专家安成德讲杏树开花前的管理程序……

本报记者 杨晓明 实习记者 孙明月

责编: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