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骄子落户农村
五年前,在那个繁花似锦的夏季,李白雪告别了大学生活,从太原师范学院的新闻专业毕业,怀揣着美丽的梦想踏入社会。在她的梦里,也许是一名新闻记者,也许是一名光彩熠熠的电视主持人,也许是一位城市中的白领丽人。作为一名城市独生女,又是新闻专业的大学生,也许那时的梦里不会有农村贫瘠的土地和贫困的生活。
命运总爱开玩笑。2009年9月,回到大同的李白雪阴差阳错地考上了大学生村官,成为革命老区灵丘县东河南镇清泥涧村的党支部副书记。从小在城市中长大的李白雪如何能够适应农村的清苦生活?刚开始,她也犹豫过,家人也为她捏着一把汗。
既然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带着对未来世界的新奇和憧憬,李白雪走马上任新的角色。
清泥涧村,一个新型的移民村,农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靠务农和外出打工。村里的长住村民大多是年迈老人和留守儿童。在这个只有几百户的偏远村庄,李白雪的到来仿佛是天使降临,给这个寂寞冷清的村庄带来了蓬勃的活力。
蔬菜大棚受到虫害侵袭,李白雪四处奔波,请教专家、收集资料,手把手教村民们防虫抗害。
蔬菜丰收了,但没有销路,李白雪积极牵线搭桥,为村民的蔬菜走向市场打开销路,使村民们的辛勤耕作有了可喜的回报。
农闲时节,村民们文化生活贫乏,李白雪便召集妇女们在村委会院内跳起广场舞,使农村平淡的生活有了丰富的色彩。
因不了解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村民们不愿意投保,白雪耐心细致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村民们讲解医保的好处,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现在清泥涧村的入保率是100%。
“白雪是真正为咱村做事的好干部。”清泥涧村的村民提到白雪都交口称赞。5年的农村生活,李白雪吃农家饭、睡农家炕、操农家事,城市的娇娇女完全融入了乡村的生活,成为乡亲们眼中的“好闺女”。
“水基金”温暖乡村
5年的村官生活,使李白雪深深地了解了农村人的疾苦,孤寡老人的无依无靠、贫困家庭的生活窘境、留守儿童的孤独无助,这些她都看在眼里,忧在心中。
城市中有那么多的爱心人士,苦于没有捐助的平台,如果能汇集众多的爱心人士帮助这些贫困的村民,那该有多好!有了这个想法,李白雪就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希望爱心人士能够为山区的村民奉献爱心。让李白雪没想到的是,这个小小的倡议得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
2013年3月,在李白雪的感召下,一支以扶贫助困为主题的自发性公益团队——“水基金”爱心志愿队正式成立,4月21日开展了第一次爱心活动。在这次以“助学扶贫”为主题的爱心捐助活动中,爱心团队为清泥涧小学和孤寡贫困户捐助价值9700元的物品。去年8月10日,在东河南镇蔡家峪村举行的“送温暖献爱心”敬老慰问活动中,“水基金”的爱心队员们为全村66名70多岁以上的孤独老人,抗美援朝军属及残疾人送去了价值5621元的物品。
拳拳爱心汇聚成河
因为村官的身份,李白雪得到越来越多爱心人士的信任,“水基金”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外地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本地企业也参与其中,国际友人也伸出援助之手,李白雪的善举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而众多爱心人士的义举也感动和激励着白雪在公益的道路上执着前行。
2013年11月28日开始,“水基金”爱心志愿团队和欣美地产·御河九号联合举办的爱心暖冬活动“衣旧情深”隆重开启,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常州华艺园林、北京华尚天艺装饰和城区二十三校等多家单位集体参与,来自英国、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以及大同本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把一份份爱心送到灵丘贫困家庭的手中。
今年5月27日,“水基金”的爱心团队又联合山西崇光雕塑工程安装有限公司赴中野窝村级小学、古树村级小学、燕家湾村级小学开展“六一”爱心灵丘行活动,为三所小学捐赠了价值12530元的学习用品。
如今,“水基金”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正在进行中的活动有与红星美凯龙联合开展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及乡村教师活动,联合澳大利亚雅阁酒店管理集团中国区总公司开展的“雅阁学子计划”,联合《车间》有声杂志开展的“红色公益之旅”活动,联合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开展的“关注农村留守老人”活动,联合北京华尚天艺装饰公司开展“关爱农村残疾儿童”活动,联合大同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走进基层农村,关爱孤寡老人”等活动……
爱心的暖流汇聚成河,在城市乡村之间汩汩流淌。
大同日报 记者 刘慧
责编: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