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8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人物专访人物专访

“大同泥人”闯京城

来源:山西经济网大同频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4/9/22 10:09:00

以家乡文化为根  凭一技之长创业 

从2005年开始,在首都北京最为繁华的王府井和大栅栏儿,在全国各地工艺美术大师扎堆的地界,一个叫任建的大同人制作的“大同泥人”,逐渐吸引了各地游客的关注。那或细腻逼真、或粗犷大气、或灵动传神的作品,让越来越多的人加深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的了解。而任建的理想,正是要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让“大同泥人”在首都北京落地生根并且开枝散叶。

记者昨天在大同古城民俗馆采访时,12 组造型生动的泥塑蓦然闯入记者的眼帘。从开疆拓土定都平城的道武帝拓跋珪,到革除弊政开启盛世的冯太后,再到西汉名臣冯唐、北宋翰林毕世安、元代书法家李溥光、大清河帅栗毓美、民国名将徐永昌,粗旷雄浑的写意外形,细腻逼真的面部表情,每一件作品都于看似平淡中透着发自心底的震撼。在组合群雕的旁边,另一组被取名《对弈》的作品则给人哑然失笑的快意。作品以一张棋盘为中心,4个老人俩人对弈,俩人观棋,开心嬉闹,完全就是几个无忧无虑的孩童。 

在民俗馆负责人的帮助下,记者对远在北京的任建进行了采访。任建今年49岁,毕业于大同电力技校美术班。凭着对泥塑的痴迷,他长期用心钻研,逐渐跻身国内的泥塑圈,1995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2005年到北京闯荡,先是在王府井的工美大厦现场制作,后来又搬到前门的大栅栏儿,打出了“大同泥人”的招牌。大型作品先后在平遥古城、首都老字号商铺、山西太原、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各地落户或收藏,在山西和全国民间艺术节屡获金奖,并不断在央视和地方卫视接受专访,在全国泥塑界站稳了脚跟。  

他说,大同地处塞上,历史上多民族文化的激烈交织与融合,孕育和形成了巧夺天工的石刻艺术和大气雄浑的泥塑艺术。发展到近现代,“大同泥人”虽然还无法与天津和无锡两大门派并论,但要讲历史却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民间爱好者甚多。风靡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印模子”,至今让很多中老年人感慨不已。现在任建虽然孤身在外,但对大同的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从未放弃过关注。他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 “大同泥人”能够以首都为中心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使之成为一座推动大同文化产业发展和壮大的新桥梁。

 

大同晚报 水复

 

责编: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