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乡镇,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同一道道安全阀门,对食品药品从加工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监管;他们又是一个个义务宣传员,将食品药品安全的政策法规、操作方法传递给每个商户。
9月4日,记者来到城区新建南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对该站副站长白亮一天的工作进行全程跟踪,试图还原食品药品监管员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上午9时,记者在新建南路食药监站见到了白亮,他正在整理一个黑色的铝合金大箱子,里面装满了瓶瓶罐罐和各种各样的试纸。看到记者一脸的好奇,白亮边整理边解释说:“这个叫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可以快速完成10多项检测,面粉中是否含有增白剂,蔬菜瓜果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等等,我们都能快速检测出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已经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好帮手’。”
提上整理好的检测箱,白亮和他的同事就出发了,开始一天的外勤检查。9时20分,检查车到达了迎泽西街,记者跟随他们来到一家月饼加工销售摊点。说明来意后,白亮熟练地打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取出手动可调式移液器、一次性移液头和一个试管,从月饼摊点正在使用的散装麻油中抽取出5毫升油样注入试管,然后拿出一张食用油酸价和一张食用油过氧化值快速检测试纸浸入油样中,1~2秒后取出,静置了大约2分钟,白色的速测卡已经变成淡黄色和淡棕色,同比色表上的色块进行比较,油样的检测值分别是2.5和0.06。“合格。”说完,随行一起检查的同事取出记录本,认真地记录着这家商铺的基本情况及这次快速检测的结果。
之后,白亮和同事又对迎泽西街的其他几家月饼加工销售摊点所使用的油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现场检测,油样全部合格。像这样的节前检查,白亮已经不记得参加过多少次了。每到节前,白亮和同事们每天都要连轴转,加大节前检查力度,确保食品安全。白亮坦言,食品药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
10时30分,我们来到了位于清远西街的一家药店。“这家药店在8月8日的医疗器械专项整治中,出现‘所采购的医疗器械无厂家资质’的问题,我们对其限令整改,快一个月了,得回过头看看他们整改的情况”,白亮边说边走进了药店。工作人员递上一摞药品从业人员健康证,白亮一一核对检查,看是否过期。“这批药是从哪里批发的?”“药品出库单呢?”“发票要跟书面记账相对应,尽量保持完整……”白亮认真地查看工作人员拿来的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证、许可证和合格证明及产品资质档案。看到这些,白亮才放心地点点头。
这家药店负责人表示,经过长期和监管员的相处,她们也备受感染,自身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增强,特别是政策落实和质量管理方面,都做得比以前好了。“很欣慰,大家理解了,也配合了”,白亮说,工作中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社会能理解他们,支持他们的工作。
离开药店时,已经是12时10分了。吃完午饭后稍事休息,白亮和同事又来到几家月饼加工销售点现场检测食用油。时间接近17时,白亮的电话响了,他接到了新的任务:站里接到举报,一家饭店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需要立即进行现场取证……记者清楚地知道白亮今天的工作时间肯定要延长了。
从刚见到白亮时记者就发现,他的嗓子沙哑,离开时几乎都发不出声音来了。他们每天不停地走,不停地和商铺管理者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政策法规、具体的操作方法。白亮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食药监站只有4人,却管理着600多家个体商户,他和同事们早已习惯了承担如此大的工作量。
紧张忙碌的一天很快过去了,“全心监管”四个字却深深地留在记者心里。
大同日报 田雁
责编: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