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企业企业

同煤忻州窑矿四项举措 提高矿井发展质量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6/15 19:27:45

完善机制   搭建平台   建强队伍   用好成果

山西经济网大同讯 忻州窑矿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矿井安全生产的动力之源,坚持以“创新工作室”“QC小组”为平台,通过完善管理机制、搭建创新平台、建强人才队伍、注重成果运用四项举措,破解安全生产难题,促进矿井安全高质量发展。

完善管理机制。该矿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健全完善《科技创新管理办法》,推行“实施科室+区队”联动机制,共同创建创新小组、技术攻关,共同完成创新项目;完善创新成果评选奖励机制,加大创新成果奖励力度,成立了科技成果评审领导组,明确了科技成果审核流程、考核范围、立项范围、考核规定和成果评比奖励。每月月底各单位技术创新项目完成人填写科技创新成果申报表,履行验收认定程序,由分管副总组织相关科室验收认定,根据创效大小评定奖励等级,最后由评审领导组审批后,对受奖人员进行奖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凝聚起技术创新工作的强大合力。

搭建创新平台。创新工作室就是一部加油器,进一步激发了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创效的热情和激情,为矿井技能人才创新创效搭建平台,成为技术人才成长的摇篮。该矿持续以“罗少平创新工作室”、“普天工作室”等实培基地为阵地,以技术比武等活动为手段,广泛营造比技能、学先进的浓厚氛围。同时,该矿坚持开展“技术之星”、“创新能手”“五小竞赛”、“企业发展我受益 节支降耗我出力”评选活动,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技能的氛围,有效地激发了科技人员凝聚力和创造力,使科技创新活动如火如荼,使创新成为百年老矿的强劲引擎,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智慧和力量。

建强人才队伍。该矿以“强队伍、优课堂、精管理、创特色”为主线,出台了《忻州窑矿大学生培养选拔使用实施办法》,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以人为本创建特色,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做”人才培养计划和年度培训计划,以“理论讲堂”为依托,邀请技术能手为讲师,采用现场教学和网上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分专业、分批次对新入职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加快技术人才成长。坚持推行大学生“班组换岗”制度,新分配的大学生全部充实到采掘一线,第一年在生产班组历练,第二年去检修班学习,通过换岗使新员工熟悉各种设备的日常性能和出现突发状况时的应对措施,让他们懂操作、会维修、能管理,让大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掌握技能,提升专业水平。今年前5个月,先后分系统举办技术人员理论知识、现场实操培训班15期。

注重成果运用。该矿用创新的思维创效,用创效的成果创新,从矿到区队紧紧围绕安全生产难点和重点环节,积极鼓励员工技术攻关和小改小革,通过持续开展“五小”竞赛、“技术革新”评比等系列活动,一大批技术革新和小改小革项目得到实施和应用,实现了效率与效益的双提升。其中,《提高液压支架初撑力合格率》、道岔搬转器、“声光报警、全线告知”系统、法兰盘焊接标准架等的研制和推广,助力矿井安全生产。在保证生产稳定运行的同时,该矿采取“修旧利废、降本节支”的方式,将降本增效贯穿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小至材料消耗、大到技术改造,本着“提质增效、深度挖潜”的原则,多举措联动,提高设备效能,努力走出一条节约增效之路。矿综采一队技术人员集中力量研究攻克《退锚工艺优化和应用》。钢带卸载回收工艺,对两巷锚杆、锚索、托板及钢带进行回退时,确认顶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组织回退,新工艺不仅解决了安全放顶,释放顶扳压力,而且也大大减轻了员工的体力劳动。今年,已有55余项技术革新项目,为矿井取得了良好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文/ 杨欣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