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阳高县古城镇上辛庄村贫困户邵财院中,他正挽起两只袖子忙着收拾猪圈,为马上就要“入住”的黑土猪准备“家”。近几日,该镇像邵财一样为黑土猪“入住”作准备的贫困户还有111户223人。
中华黑土猪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古老猪种,因其生长期长、肉质鲜美、香味浓厚、胆固醇含量低、谷氨酸等有益健康微量元素含量高,深受北京、山东等地消费者青睐。如何利用黑土猪打好脱贫攻坚这场仗,古城镇镇政府打起了黑土猪的主意。经过认真讨论研究,并与企业协商,最终确定了贫困户代养黑土猪脱贫的方式和途径。针对贫困户存在缺技术、缺设施,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该镇按照“风险企业承担,利益与贫困户共享”的原则,探索出“政府+公司+贫困户”的三方合作模式,在赵石庄等10个村实施分散代养黑土猪项目。
该镇负责人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种合作模式:由政府、贫困户、大同市北方四季牧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即镇政府与帮扶企业签订帮扶协议、镇政府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贫困户做出承诺,确保贫困户养殖“零”风险。镇政府争取扶贫资金,按照单一来源采购模式投放公司,公司以每头2600元价格为代养贫困户提供50斤左右仔猪1头,由镇政府担保,公司再赊给代养贫困户1头,每户养2头。代养贫困户养到100公斤左右,公司再以每公斤44元价格回收,扣除饲养成本500元和公司赊销资金,每养1头纯收入1300元。每户养2头纯收入2600元。
“通过这种模式的合作,既输了‘血’又造了‘血’,既解决了贫困户的脱贫问题,又促进了企业发展,实现了‘双赢’。我们的目的不仅要让贫困户脱贫,还要大步迈入小康。”该镇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邵财告诉记者,为了养好这些黑财神,村里帮助他们修缮了猪舍,公司邀请专家进村举办了培训班。“公司为咱提供的猪崽已经免疫过了,他们每月还定期来查看,养大后也不用担心猪卖不出去,这样养猪咱心里太踏实啦,猪一入圈,咱脱贫致富的愿望可就不远啦。” 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邵财干活儿的劲头更足了。
文/ 闫继东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