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每一个贫穷人心中的梦,有勇气的人选择了让梦想照进现实,不管这个梦有多遥远,都要立志扬帆远航。在天镇县张西河乡,有这样一位花甲老人,她叫王荷云,她用3年的坚守,圆了自己的脱贫梦想,成为许多贫困户羡慕的对象。
日前,在张西河乡天荷养殖基地,记者见到了王云荷老人,她正在基地里忙活着给小羊添草加料。2014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来到大山中,流转40多亩土地,办起了肉羊养殖场。王荷云说,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张西河人,由于家中孩子多,土地又少,收入一直不高,久而久之成了贫困户,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好,自己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不愿受穷一辈子,要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摘掉这顶戴了多年的穷帽子,打出一片脱贫致富的新天地。带着这份执着,她毅然加入到脱贫大军中。当时她把要创办肉羊养殖场的这一想法告诉家人时,全家一下子炸开了锅,老人的思想、身体和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都不比年轻人,怎么可能成功?老伴、儿子、儿媳都不同意。面对家人的反对和外界的质疑,是放弃,还是坚持?王荷云犯了难。再三权衡后,王荷云还是顶住了压力,那一年,她东挪西凑资金,把大儿子准备买房的几万元也借来,在村东山沟里建起了养殖基地,并从村民手里流转了部分山坡地种植经济林。
就在创业刚刚有点起色时,2015年冬,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将原本一排排整齐的养殖圈舍压垮。圈舍塌了,羊儿没了家,这对于本来就艰难起步的王荷云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但雪灾压垮了圈舍,没有压碎王荷云脱贫的梦。天灾面前,她没有低头,她一方面寻求政府的帮助,一方面向亲戚朋友求助,同时她忍痛割爱将一部分羊出售以解燃眉之急,在多方的帮助下,终于度过了那个寒冷的冬天。说到自己创业路上的艰辛与曲折,她笑着对记者说:“创业不在年龄大小,重要的是心态和一份坚持。勤劳有饭吃,善良保平安,只要心中有梦,决不轻言放弃。即使到了70岁,只要身体允许,我还是会把这个事业做下去。”
三年来,她吃住在山里,平时打理完羊儿们的事,就开始在基地周边的山坡地里种果树。如今,基地存栏肉羊400多只,兔300多只,散养柴鸡200多只,栽植果树、杏树等经济林25亩,种植黄花30余亩。园区内每天有五六个人在忙碌着,旺季时30多人在干活。她告诉记者,再过几年,通过自己的坚守和努力,要让养殖园变成生态园。圈里养羊,林下养鸡,鸡粪育林。到那时,栽植的经济林挂了果,让来园区的人们吃到无污染的生态羊肉和新鲜的生态水果,呼吸这里新鲜空气,听鸟语闻花香。
创业是艰辛的,花甲老人王荷云的执着精神最终圆了她的脱贫梦,为贫困户树立了榜样,向人们述说着不等不靠,靠自己的双手就能实现脱贫梦。
来源:大同日报 文/申 力 梁晨曦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