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8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县区传真县区传真

阳高县“十个一”工程促年轻组工干部成长成才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29 8:56:31

本网讯  “‘十个一’培育工程开展以来,我们部机关的年轻干部普遍反映自己的压力大了、工作忙了,但日子过得充实了,业务水平、写作能力大幅提升了,感觉自己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了,从一个新入部大学毕业生正在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提到“十个一”培育工程时,年轻组工干部们纷纷道出了这样的心声。

今年以来,阳高县委组织部着眼加强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年轻组工干部“十个一”培育工程的实施方案》,以“十个一”活动为载体,通过点题导学、自主选学、研讨比学、测试考学以及与部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把年轻组工干部培养成为“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干”的高素质组工干部。

 明确规定动作,定向培养。紧扣“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培育目标,明确了“十个一”措施,使年轻组工干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熟悉工作。是明确目标任务。专门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年轻组工干部学习小组,指定了正副组长,明确了“精读一套组工业务书籍”、“摘抄一本读书笔记”、“制作一份手工剪报”、“每周撰写一篇组工信息”、“每半月撰写一篇网评文章”等目标任务,促使年轻组工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全面了解干部教育管理、基层组织建设、综合考评考核、人才创业创新等组织业务工作,不断提高政策理论素养结成帮扶对子。实施精准化培养,由副部长、部分科室负责人与6名年轻干部结成了帮扶对子,手把手教、一对一讲、全天候帮,力促年轻干部及早进入角色、迅速成长成才。在科室内部,由科室负责人担任“业务导师”,重点加强业务指导;在科室之间,部分政策熟悉、业务全面的业务骨干,担任年轻组工干部“调研导师”,培养年轻组工干部学习如何开展调研;遴选写作能力较强的组工干部担任“写作导师”,指导年轻组工干部加强文稿写作。

搭建历练平台,因才施策。采取落实工作“压担子”、以会代训“富脑子”、干部轮岗“搭台子”等措施,增强组工干部活学多用的能力。是坚持分类锻炼。按年轻组工干部专业特长,分类制订成长锻炼方案,在加强常规工作、本职业务学习的基础上,有意识加强综合协调、沟通能力、独立办事等方面能力的锻炼。在参与实践锻炼过程中,要求年轻组工干部认真学习践行“李培斌、赵晋国”等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积极参与部内中心工作,着力打造“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遇事能办”的高素质、专业化组工干部队伍。是一线挂职锻炼。坚持“前沿式”拉练培养,把重大活动一线、维稳一线、农村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组工干部的重要平台,有计划安排年轻组工干部轮流到结对帮扶村东小村村担任住村工作队队员,全方位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同时,还选派年轻组工干部到信访维稳一线、社区服务一线和重点项目一线进行跟班学习,促使年轻组工干部在深入基层中接“地气”、增“底气”,在贴近群众中汲取群众的智慧和方法,在服务群众中掌握为民解难之策。

坚持制度引领,树立导向。“组工大讲堂”作为年轻组工干部“十个一”培育工程的重要载体,通过每月开展一次作品点评活动、年底开展一次“学习之星”评选活动,通过“专家辅导”、“全员登台”和“领导点评”三种模式,

推动年轻组工干部培育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建立“十个一”工作台账,详细记录每个学员学习表现、撰写文稿情况,定期开展优秀笔记、学习心得、评比活动,充分激发组工干部学习热情。建立年轻组工干部培育考核机制,把日常考勤、平时表现、责任能力、写作水平等纳入考核范围,年底对年轻组工干部的学习成效进行考评,作为评先评优、职级晋升和提拔使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振了年轻组工干部的比学赶超的信心,点燃了埋下身子学精业务干事创业的激情。

截至目前,6名年轻组工干部共开展集中学习16次,人均撰写读书笔记5000多字,撰写组工信息40多篇,简报、心得体会、网评文章30多篇。其中,有3名年轻组工干部的稿件被市级以上报刊采用。

         

                                          /许晓红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