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8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县区传真县区传真

天镇县杏产业闯出一片天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8/12 9:43:34

本网讯  上午9点多,在天镇县谷前堡镇张家庄村张启的仁用杏地里,记者见到,老张正拿着锄头给他家的仁用杏树除草、施肥,干的满头大汗,一见到记者,他放下手里的活儿,高兴的告诉记者,“今年我的这些宝贝又能有个好收成,你看,枝叶多繁茂,棵棵都挂果”。记者顺着老张的手指方向望去,只见满园的杏树硕果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每天一大早,和许多村民一样,老张准时出现在他的杏园里,别看他今年65岁了,可身体健壮,干活麻利,最主要是他勤快,肯钻研,他种的杏树比周围村民的长得都好,许多人都来向他学经验。说起他的成功经验,老张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说,“这杏树也有灵性,你对它好,它就多结果子回报你”

记者了解到,张家庄村共有耕地2475亩,仁用杏就栽种了1700多亩,人均近2亩,在全县是有名的仁用杏栽植大村,说起当时栽树的过程,村老支部书记张悌感慨万千,他说,“我们村水浇地少,种庄稼农民收入很低,但这些坡梁地很适合栽种杏树,当时经过考察市场,发现仁用杏市场前景很好,收入不错,党员干部一商量,就发动村民们栽种仁用杏发家致富,杏核好吃树难载,种树三年看不到效益,老百姓都不愿意种,后来发动村干部带头种。98年的时候,我带头就一下子种了3亩多,但当年就被村民毁坏了两亩半,当时也有放弃的念头,但为了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认准的路就坚持下来,第二年,我又把3亩地都补种起来,三年后,树开始挂果了,当年一亩地就卖了500多块钱,看的村民们直眼红,后来村民们就争相栽种起来。2000年,赶上国家好政策,把村里1700亩坡梁地都退耕还林种上了仁用杏,有了国家退耕还林补助钱,这下村民种树的积极性更高了,仁用杏的产业逐年壮大,才有了今天这个规模”。

村民张括的家里种了8亩仁用杏树,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能栽种45棵树,三年后,一亩杏树能产400-500斤杏核,按目前的市场价,平均下来一亩地就能收入2000元,我这8亩仁用杏树一年少说也能收入15000元,三个孩子念书的费用有了保障”。当记者问到,销路有保障吗?张括自豪的说,“不愁卖不出去,咱们这里气候环境非常适合仁用杏树生长,杏核饱满,品质比其他的地方都好,年年外地客商争相来购”。

“村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而且有的已经致了富,干劲十足”,村主任张宏告诉记者说下一步,县里准备帮我们村再打两眼水井井,解决仁用杏树浇灌问题,同时,扶贫工作队正在帮我们村到国家工商局申请了“庄堡仁”商标,计划村里办加工厂,对仁用杏核进行深加工,提高仁用杏附加值,利用县里面的电商平台网上销售,改一直以来卖原料为卖商品,打出张家庄仁用杏这张牌,做大做强仁用杏产业,让村民早日过上好日子。

来源:山西经济网  /梁晨曦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