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4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县区传真县区传真

苏书记的“三个一工程”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2/3/11 8:50:00



采凉山下的阳高县长城乡,有一个叫罗岭的小村庄。这个村虽地处山梁,但由于耕地比较肥沃,经济收入在周边山村数一数二。

阳高县委组织部有一名普通的女共产党员,在单位选派村级党支部书记时,她自告奋勇报了名。她就是阳高县委组织部公务员室主任苏文君同志。

2021年9月,苏文君高票当选阳高县长城乡罗岭村党支部书记。从那以后,苏主任变成了苏书记。

当选支部书记的第一天,苏文君整夜没合眼,脑子里就萦绕一个问题:“罗岭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业生产基础,别说在长城乡,就是阳高县,也是比较强的。如何让基层组织建设好上加好,农民群众富上加富?……”

发展没有休止符,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永远是村“两委”干部的硬任务。

次日,她组织召开支部会、党员大会。同村“两委”干部一道,一户户深入村民家中,摸情况、找差距,寻求不断发展的良方。几天下来,苏文君满满记了三大本。

规模种植意识差;养猪户在退和进的十字路口徘徊;由于疫情影响,外出打工青年基本没有回村,春耕劳力不足……

“看来发展的短板、弱项还是挺多——”苏文君自言自语。经过反复思忖,“三个一工程”成形了。



“开启一把把‘锈锁’”

罗岭村马铃薯种植单产比较高,正常年景亩产高达八、九千斤,但大多是零星种植。

苏文君在走访省农科院有关专家后,专家建议她在鼓励村民连片种植、规模经营上下功夫。这样,既有利于授粉,减少病虫害,又便于集中管理,正常年景每亩至少增产1000斤。

可她一户户做村民工作时,有10多户“任性”的村民固执己见,表示不愿意集中连片种植。

“既然专家说规模经营好处多,我一定打开这几把‘锈锁’。”苏文君暗下决心。

日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苏文君组织农民群众反复学习,“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中央一号文件的这些表述,让农民渐渐茅塞顿开,纷纷表示,响应党支部的号召,发展连片马铃薯种植。

目前统计,今年可发展500亩马铃薯连片种植基地。



“拨亮一盏盏心灯”

养猪是罗岭村的又一项产业,全村发展养猪6000余头。

可最近的生猪市场行情不好,近一个月毛重跌至每斤6元左右。

“现在的猪价必赔无疑,我说啥也不养了!”去年养猪100余头的养殖户于世平,对上门调研的村党支部书记苏文君说。

苏文君是从机关下来当支部书记的,对养猪赔挣搞不懂。但她总觉得这么大的养殖户,遇到市场波动就退缩,太可惜。

从于世平家出来,苏文君上网搜寻应对生猪市场变化的文章,走访市、县畜牧部门的专家。

“无论从前和现在,不管是养殖什么,都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但只要坚持养殖,并在猪的疾病预防以及科学喂养等方面做文章,养猪一定能见效益。”畜牧专家们表示。

“找到门路了!——”苏文君十分高兴。

连日来,苏文君聘请县里的畜牧技术员,手把手教养殖户降低养殖成本的良方,从而坚定了养殖户不断发展规模养猪的信心。

“涌起一股股春潮”

“真感谢苏书记 ,孩子们因疫情没有回来,不是她组织党员们帮忙,今年的猪粪那可堆着送不到地里了!”聊起该村党员助耕,罗岭村养猪大嫂高兰祥显得有点激动。

罗岭村共有27名党员,其中有劳动能力的党员20多名。平时,党员们各干各的活,可到关键时候,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今年春节,由于疫情影响,许多在外打工的青年人没有回家过年,一部分人家备耕就成了问题。苏文君成立三个党员助耕小组,谁家缺劳力帮谁家。

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春节前后,苏文君就着手考虑土、肥、水、种……

去年秋冬季,县农业农村局在罗岭村实施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苏文君积极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山梁地里安管灌的梦,罗岭村今年就能圆。

提早和省农科所联系,为村民争取回300亩微型薯籽种。

聘请农业技术员,就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进行技术指导……


/史亮  孙展春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