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新闻聚焦新闻聚焦

大同市“博物馆之城”建设稳步推进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1/27 12:05:17

9月28日,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2023年度入围作品展在大同市雕塑博物馆开展,共有19所美术学院134件作品参展,吸引了各地雕塑爱好者来同参观。近年来,大同市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发展目标并稳步推进,已有多座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对外开放,还有多座博物馆正在筹备中。依托丰富的自然、历史、人文、民俗等资源,大同市正形成类型齐全、多元多样的博物馆体系,“博物馆之城”建设成果彰显。

展示文化特色

塑造文化地标

“在大同古城游览,参观了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和大同红色记忆馆,深入了解了大同的厚重文化,感觉不虚此行。”近日,来自北京的张瑜女士感慨地说。对于不少来同游客来说,大同的博物馆种类多、藏品丰富,可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展览中享受独特的文化体验,旅游旺季时,部分博物馆还会出现排长队等候参观的现象。

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大同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大同市雕塑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备案博物馆29座,其中,国有博物馆16座,非国有博物馆13座,还有具备了博物馆部分功能,暂未达到备案要求的博物馆7座。博物馆类别涵盖了历史、艺术、人文、民俗、科学、遗址等,主题多元、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建设体系已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已超过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标准。到“十四五”末期,大同市将力争实现每10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博物馆数量超过50家,形成类型齐全、多元多样的博物馆体系。同时,依托古城打造博物馆之城,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优势,丰富古城旅游业态,为全市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提升展陈能力

激发创新活力

日前,大同市博物馆“西京印迹”展览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博物馆展出,140余件(套)珍贵的辽金元时期文物插上“文化使者”的翅膀,走出大同,走向全国。

近年来,大同市博物馆整合文物资源、盘活文物利用,逐渐探索出“1+9”统一运营的“总分馆制”模式,既是博物馆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的迫切需要,也是破解博物馆发展瓶颈的现实需要,更是推进大同市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推动落实博物馆策展人制度,以市博物馆、雕塑博物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为第一批培育目标,努力打造一支懂文物、擅写作、能策展的优秀团队。推出原创精品专题展览和引进知名优秀展览,以“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推荐展览为目标,在国内打造大同市博物馆行业的展陈品牌,为提升大同市文化影响力提供动力。

近年来,大同市加强与各地文博行业的深入交流合作,深化与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知名博物馆的馆际交流,引进高质量的展览、研学、社教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在市博物馆、市雕塑博物馆广泛开展博物馆里过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和传承弘扬。

规范扶持并举

做好孵化培育

近年来,大同市在探索运营管理、充实藏品、保护修复、开放服务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将不同层级、不同属性的博物馆协同发展。以大同市博物馆、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晋华宫煤炭博物馆等为基础,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大同地域文化特色、民族特色、行业特色的国内一流博物馆。实施博物馆培育计划,将大同陶瓷(标本)博物馆、大泉山东方红博物馆等一批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博物馆纳入行业指导范畴,做好孵化培育。指导县长大院博物馆、市广盛原中医药博物馆、市元顺兴钱币博物馆等一批非国有博物馆,立足自身、培育造血功能,打造活态博物馆,为大同市非国有博物馆长期、可持续发展探索有益途径。

以大同市博物馆为主导,支持灵丘县博物馆、天镇李二口长城博物馆等县级博物馆的建设。规范和扶持并举,加强对大同市非国有博物馆业务帮扶,高质量、严要求做好对非国有博物馆设立备案的指导工作,加强对已正式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使其在博物馆开放、藏品管理、展陈等方面逐步规范,帮助非国有博物馆在运营、文创开发、文旅融合方面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适当开发相关业态,使非国有博物馆能够健康、长期发展下去。

丰富古城业态

提升古城品质

大同市依托古城打造博物馆之城,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优势,丰富整个古城的旅游业态。

去年8月,大同市面向全国发布了征集博物馆的公告,先后收到报名信息150多条,咨询信息近500条。目前,已掌握了一批藏品质量高、申办人办馆意愿强、具备长期管理运营博物馆能力的博物馆。并将以此次面向全国征集博物馆为契机,融合古城内文旅发展业态,依托四合院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展示效果突出、易于开发业态、具备自我造血功能的活态博物馆,使广大游客在游览参观的同时,获得沉浸式的体验。同时,组织市博物馆、市雕塑博物馆、城墙遗址博物馆等,结合自身定位,从地域特色、传播文化角度入手,立足系统性、延续性思路征集文物藏品,拓宽博物馆文物征集范围。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同承担着建设“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和博物馆之城”的使命任务,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文物资源与产品,建设“博物馆之城”就是通过新业态、新技术、新理念的加入,探寻一条博物馆与城市融合共生的发展路径。在良性互动的过程中,作为文化地标与城市名片的博物馆,将为城市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为大同市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提供坚强文化支撑。

责编: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