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新闻聚焦新闻聚焦
山西经济网大同讯 “我家7亩杏树,通过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我掌握了很多修剪技巧,今后我要利用学到的知识科学管理杏园,实现增产增收。”阳高县东小村镇第十其村民李密说。
“三九”前后,正值杏果树修剪黄金时期。连日来,阳高县东小村镇积极组织林业技术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开展杏果树冬季管理工作,为今年杏果业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近年来,东小村镇围绕开发乡土资源、挖掘地域特点、升级产业全链条,助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规模化,深挖“土”资源
走进东小村镇新东村,一栋栋日光温室在冬季暖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大棚内外全是忙碌的农民。铺膜、安苗、浇水,村民张富在大棚内有条不紊地忙活着,他说:“俺家种植两个大棚,蔬菜大棚成了俺们稳定增收的‘聚宝盆’。”
东小村镇立足传统产业基础以及交通便利条件,构建起了以杏果、葡萄、蔬菜、杂粮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
打造万亩杏果产业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成功打造出以阳高“大接杏”为主的鲜食杏品牌,全镇各类杏树、果树面积达8000亩。打造万亩有机旱作杂粮产业区。去年全镇11个适宜耕种杂粮的村,发展杂粮1.2万亩,推广玉米、大豆带状间作2682亩。打造千亩葡萄种植产业园。依托传统种植发展基础,去年集中实施了葡萄产业园项目,栽种阳光玫瑰、克伦生等优质品种143亩,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到780亩。打造千栋设施蔬菜产业园。全镇目前已累计建成设施蔬菜大棚626栋,其中日光温室196栋,塑料大棚430栋,形成了以易地搬迁新村配套为主的设施蔬菜产业区。
产业链条化,增加“产”效益
“近些年,俺们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杏树育苗木产业已成为响当当的‘绿富美’产业。”东小村镇上马涧村党支部书记孙永东介绍。
东小村镇聚焦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在加快产品变商品上做文章。该镇现有杏树、西梅、李树、松树等各类树苗60万株,年出苗10余万株。目前,已与内蒙古包头市沟门镇等地签订购销合同1万株。依托现有杏果扶贫加工车间、蔬菜分拣车间、葡萄冷储库和交易市场,就地精深加工农副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引进专业运营人才、主播,培养懂销售技能、会网络操作的“新农人”,促进农产品更多在线上销售。
服务精准化,助力“稳”增收
“杏树挂果后,最怕的是冰雹,若遇一场冰雹,一年白忙活了。政府实施的杏果防雹网项目,给杏树戴上了‘防护盔’,俺们一下安心了。”谈到政府服务,上马涧村杏农张福成乐不可支。
东小村镇围绕农业高产高效的目标要求,着力在高质量服务保障上下功夫。投资300万元,示范搭建杏果树防雹网1000亩,进一步增强杏果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投资145万元,在葡萄大棚产业园区配套建设井房、水泵、管网等农业基础设施,提升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水平。
农文旅融合,放大“特”优势
“神泉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一直以来,流传着‘先有泉、再有寺、后有村’的古语,神泉寺因此得名……”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然而,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的神泉寺旧石器遗址栈道上,不乏三五成群的游人。
东小村镇坚持把发展文旅农康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点线面结合,全力促进文旅农康深度融合。
点,即投资445万元,栽种玉露香梨500亩,打造杏果、葡萄、玉露香梨连片特色农业休闲采摘区。线,即引进大同市火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神泉寺村栽种观赏向日葵500亩,并在周围发展千亩火山有机杂粮片区,改造新建特色民宿10间。面,即统筹山、水、林、田、路、村等相关要素治理,申报实施尉家小堡清洁流域治理工程,兴建跌水坝、河岸护理,建设阶梯蓄水水面。
来源:山西经济网 文/孙明月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