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加工月饼生意又火了
市民感觉方便实惠却又担忧卫生与安全
中秋节即将到来,月饼也到了销售高峰期。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一些小区附近、便民市场、街头巷尾,摊主们搬出烤箱在路边现场制作月饼出售,由于价格相对便宜,吸引了不少市民,但这些露天月饼摊大多卫生条件差,馅料等原料来源不明,且没有在相关部门进行许可登记,食品安全难保障。
在操场城街一带,两三家摊点前放着各种口味的散装月饼,售价2元-2.5元一块,贵一点的有十几元一块的。据售货人员介绍,贵的是2斤大的,专门用来祭月的。记者注意到,每家月饼摊点都是用帆布或塑料布遮盖起来的简易加工间,展台后面就是烤箱和各种原材料,工人们拿出一团面揉揉按按,包好馅料就放在模具盘里,再用另外一种模型压出各种花样的月饼来,然后放入烤箱。十多分钟后,一盘热乎乎的月饼就出炉了,随后就直接摆放在展台上销售。记者发现,摊主在展台后摆放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包装盒,盒上却没有任何厂商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且都是敞口随意堆放,质量卫生均无保障。
今年大同市对加工销售月饼出台了新规,按照规定,临时加工销售月饼摊贩必须进入指定区域,严禁在交通主干道两侧设置临时摊点,临时月饼经营摊点设置必须距非机动车道外沿1.5米以上。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街头露天加工月饼摊点都不符合规定,摊位紧邻马路,柜台上的月饼大多无任何防尘设施。对此,不少市民表示,街头月饼方便实惠,但就是卫生令人担忧,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大同晚报 李兴华
责编: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