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7日从黑鹳自然保护管理局获悉,经过工作人员无数次地翻越大山,在丛林中设置红外相机及人工蹲点隐蔽拍摄,终于拍摄到斑羚的珍贵影像资料。这不仅填补了我省无斑羚影像资料的空白,且证实了在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有斑羚种群存在的事实。
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丰富自然资源,保护区内不乏珍稀物种如黑鹳、斑羚、青檀等,这3种是保护区的原生物种,也是主要的保护对象。特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近年来在我省已很少见到。两年多来,黑鹳自然保护管理局工作人员不辞辛劳,无数次地翻越大山,穿越丛林,在保护区设置红外相机,同时开展人工蹲点隐蔽拍摄,近日终于拍到了斑羚的珍贵影像资料。
据介绍,近年来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斑羚的种群数急剧下降。斑羚别称青羊、山羊、野山羊、岩羊、青山羊,体型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约120厘米,肩高约70厘米,体重45千克左右。体毛厚密、松软且蓬松,呈灰褐色,从头部沿脊背有一条黑褐色背纹,喉部有白色或黄色的浅喉斑。善于跳跃、攀登,在悬崖绝壁奔走如履平川,视觉、听觉极为灵敏,叫声似羊。
大同晚报 邸东芳 通讯员 赵明
责编:韩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