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8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同 > 服务三农服务三农

全市种植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

来源:大同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7/17 7:03:48

本报讯  今年,我市的种植业生产是在调整种植结构任务重、土壤墒情不足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开展的。面对重重困难,市县两级及农村工作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发动广大农民紧急行动起来,攻坚克难,千方百计完成春季生产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全市已完成春播面积477.39万亩,较去年增加了8.29万亩,增幅1.8%;调减籽粒玉米51.19万亩,超额完成22.5万亩的省定调减任务;得益于几场有效降雨,以及抗旱减灾措施到位,旱情已基本控制。

今年在努力完成籽粒玉米调减任务的同时,我市依托畜牧业发展需求,“以养定种,种养结合”,有效利用耕地,进一步扩大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总播面积实现了新突破。经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落实,全市已完成春播面积477.39万亩,较去年增加了8.2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已播382.42万亩,较去年减少33.28万亩;经济作物已播71.52万亩,较去年增加21.22万亩;饲料作物已播23.45万亩,较去年增加20.35万亩。

从播种数据分析,我市今年种植结构变化,首先呈现出高产作物减、特色作物增的明显趋势。籽粒玉米较去年减少了21.6%。在其他作物中,增加明显的是马铃薯、蔬菜和青贮玉米,分别较去年增加了11.2%、113%和562%。其次呈现出粮食作物减,经、饲作物增的明显特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明显下降,经、饲作物播种面积明显扩大。粮食作物较去年减少了8%,经济、饲料作物较去年分别增加了42%和656%。粮、经、饲种植结构比例由去年的134∶16∶1调整为16∶3∶1,全市农作物种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去冬今春,我市大部分地区雨雪偏少。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5、6月份全市平均降水量分别为22.9毫米和43.1毫米,分别比历年同期偏少36%和25%,而且气温较往年偏高,大风天气频繁,土壤失墒迅速,致使今年春播延后。据6月19日统计,全市受旱面积达到250.82万亩。

在旱情发生初期,我市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市农委成立了专门的抗旱减灾督查服务队,部署9个组分赴各县区,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进行抗旱减灾督导服务。各地农业部门积极协调水利、电力、农机、气象等有关部门,加强信息、技术服务,利用一切水源,开动所有抗旱机具,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技术人员指导农民在叶面喷施旱地龙、喷施宝等抗旱剂,做好中耕锄草,防止土壤水分过多蒸发,避免跑墒漏墒。以旱作节水、高效设施农业以及粮食高产创建等综合配套技术为重点,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实用技术的到田入户率。同时,及时了解雨情动态,指导农民抢墒播种,增加播种面积20万亩。在积极抗旱减灾的基础上,6月下旬又迎来几场有效降雨,目前旱情明显缓解,生产形势良好。

来源:大同晚报  /苑捷

责编:孙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