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影响面积近40万平方公里
2月4日-7日,受强冷空气以及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山西迎来全省大范围降雪天气。在此次降雪天气过程中,省降雨办及时实施了人工增雪作业,增雪2.15亿立方米,累计影响面积近40万平方公里。
入冬以来,全省气温偏高,2013年10月-12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0.6℃;全省各地基本无有效降水,平均降水量仅0.2毫米,为1981年以来同期最小值。
根据省气象台预报,2月4日-7日,我省将迎来今冬首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据此,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从2月4日早晨开始,逐时监视天气变化,实时关注天气系统的移速、移向,并及时进行空域协调和物资准备。从2月4日上午开始,三架增雨飞机从大同、太原、运城三个基地起飞,在山西全境展开了2014年第一次人工增雪作业,并重点在森林火险等级偏高,以及旱情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高强度、耕耘式催化作业。
截至2月7日,在山西全境范围内,共实施了人工增雪作业飞行20架次,累计飞行近40小时,累计影响面积38.3万平方公里。在空中增雪作业的间隙,太原、晋中、晋城、长治、临汾、运城、忻州等地开展了火箭、高炮、烟炉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弹281枚,炮弹252枚,烟条9根。
据统计,在此次降雪天气过程中,人工增雪作业增雪总量达2.15亿立方米,全省所有县市均有较厚积雪,麦区大部降雪量在5毫米以上,不少县(市)降雪量超过了10毫米。此次降雪过程对缓解前期旱情、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净化空气、减轻雾霾,以及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记者 王恩瑞 张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