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正月十五市场,不少零售点提前折本贱卖降雪、降温,正月龙城寒意逼人。然而,对于烟花爆竹零售人员来说,比气温更冷的是今年烟花爆竹销售遭遇史上“最冷寒冬”。2月11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春节期间省城烟花爆竹销售量普遍下滑。尽管,距离政府规定的最后燃放期限正月十五还有几天,但不少零售点已纷纷打出“折本贱卖”的招牌,摩拳擦掌,抢夺最后的市场蛋糕。
生意,比天气还冷
11日下午2时许,省城双塔寺街的一处烟花爆竹销售点,午饭后的续建乐懒洋洋地坐在炮摊上,低头玩手机。记者注意到,长约5米的交易窗口被摊主用黄色围挡遮起了大半边,只留了一个长约1米的小口子,供顾客探进头来挑选。“打问的人太少,买的更少,加上天冷,干脆就围起来了。”续建乐28岁,是名厨师。5年来,他每年都会在春节期间给连襟韩文胜招呼炮摊。俩人都很能吃苦,生意由小到大。去年春节期间,韩文胜在省城经营起两家炮摊,赚了四五万元。
问起今年的销售情况,续建乐却连连摆手说,从初五到现在,炮摊上一毛钱进账也没有。因为生意不景气,桃园路上的炮摊已于正月初六暂停营业了。“今年总共进了30多万元的货,现在卖了不到去年的一半,连本钱也没有赚回来。”
续建乐的情况并非个例。省城寇庄西路和菜园街交叉口的零售点摊主说,到11日为止,连本钱都没卖回来,“给批发商的结算款恐怕要拖欠到正月十五以后结算。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止损,折本也得卖
记者待了近一个小时,续建乐的炮摊终于等来了今天的第一单生意。
一名年轻父亲花了20元,给孩子买了一盒名叫“蝴蝶王”的礼花。顾客走后,侯建乐对记者说,这种礼花原本要卖25-30元的。生意不好做,只能按进价卖出,算上人工和运费,等于折本卖了。续建乐说,即便不挣钱,也希望多卖一些,因为行内有规定,凑不成整箱的礼花不能退货,压在手里赔得更多,马上就到正月十五了,大多数零售点都在提前折本贱卖。
市场终端的变化,自然而然波及到了批发环节。当日下午3时,太原市三大烟花爆竹批发商之一山西兴茂烟花有限公司的展厅内,进货商寥寥,值班工作人员在炮库门口聊起了天。
该公司业务经理李国民介绍,年前备了1200余万元的货,到现在只销出去一半。“如果算上退货,恐怕连去年销售量的一半也达不到。”谈话间,李国民多次用“一潭死水”来形容今年太原市的烟花爆竹销售。“马上就到正月十五了,零售商们鲜有来补货的,死一样的沉寂。”
鞭炮,配角撑起半边天
一名在烟花爆竹零售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摊主向记者透露,他们的盈利点主要在礼花上;因为价格透明,利润低,鞭炮类产品向来是“配角”。而这种情况在今年发生了惊人的逆转。多家零售商介绍,在倡行节约、环保的大背景下,加上太原市政府对烟花爆竹可燃放时间做出了限定,前来购买礼花、礼炮的单位和个人凤毛麟角,“买挂鞭炮意思一下”成了很多市民的选择。“过去放鞭炮,街坊邻居都暗地里比着;现在,在小区放鞭炮,整的和做贼一样,说不定还要挨骂。”张先生的说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观念的改变。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路过炮摊的市民。有12人表示,过年期间买了花炮,其中,有10个家庭的鞭炮支出低于100元。有8人表示,今年过年家里没有买烟花爆竹。原因大致归纳为,环保、没有合适的燃放地点、担心危险伤害等。
根据山西兴茂烟花有限公司的销售记录,春节期间的订货品种中,鞭炮类占到二分之一,撑起了成交额的半边天。本报记者 王芳
○告知
2014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太原市烟花爆竹可燃放时间:腊月廿三、除夕、正月初五、正月十五7时至24时;正月初一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