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晚霞任静芳)“通过有形的绿道建设,可以形成无形的绿色经济之道、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和农民增收致富之道。”昨日,省人大代表邢军在其向大会提交的代表意见建议中,强烈建议太原规划建设绿道系统。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内设可供步行、轮滑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主要用于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体育健身设施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和交往空间。
据邢军代表了解,2011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建成由6条总长2372公里省立绿道和总长2828公里深入城市内部的城市绿道组成的绿道网。2011年底,成都市建成总长度约为1000公里的健康绿道网络。2012年,南京启动了绿道系统建设,2015年将完成1200余公里的绿道工程建设。
他表示,绿道系统的建设,可初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有形的绿道建设,可以形成无形的绿色经济之道、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和农民增收致富之道。这些绿道休闲和娱乐功能的充分发挥,不仅能给广大群众带来更高品质的宜居生活,也能推动当地旅游业向休闲化、生态化、网际化迈出重要的一步。
为此,他建议:以省城太原为试点,结合太原“一河(汾河)、两山(东山、西山)、七湖(晋阳湖、迎泽湖、龙潭湖、文瀛湖、森林公园人工湖、清徐东湖、清泉湖)”的地理优势,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三级绿道网络系统。
一是城市绿道系统:以“一河”为主线,连接“两山”、“七湖”在六城区中组成的旅游景区、休闲公园及沿线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城市绿道系统;
二是区域绿道系统:以“一河”南北外延及县(区、市)乡公路为主线,连接“两山”、“七湖”以外及县(区、市)旅游景点、主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形成一个连接郊县,带动区域旅游、休闲、健身、交流的生态区域绿道系统;
三是社区绿道系统:以“一河、两山、七湖”为中心,连接社区间(城市社区、中小型公园、街边小游园、公共文化场馆、体育场馆、健身路径)日常生活的区域,形成一个辐射面广,惠及面大的社区绿道系统。
他说,通过以上三级绿道系统的相互衔接,可以形成以体育健身、旅游休闲、城乡交流为纽带,引导群众追求自然、安全、健康地开展慢跑、散步、骑车、垂钓及休闲的绿色生活方式,最终加快我省产业转型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责编: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