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不知不觉又到了春忙的时候。行驶在滨河东西路,路边绿化带里,一个个戴着草帽、淌着汗水的身影总会闯入人们的视线。园林工人汗水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浇下去的解冻水让冻了一个冬天的土壤慢慢复苏,修剪后的干枝孕育着新芽,静待春意盎然。
如今的滨河东西路,不仅仅是普通的城市快速路,更是展示城市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多年来,市园林局将滨河东西路绿化作为迈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的重点工作。在我市“五城联创”活动中,评选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要求林荫路推广率“十三五”期末达到85%,其中打造滨河东西路的林荫路成为关键。
严苛标准:提升养管水平
“没想到太原的道路绿化这么漂亮,营造了南方城市才有的美景。”春夏之际,滨河东西路的醉人美景总会引来外地游客的惊叹。外地游客吴西来并,途径滨河东路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当然,在太原人张启眼中,滨河东西路就是最熟悉的“朋友”。他说:“每天开车上下班都会经过滨河路,亲切感十足,路边的风景总会让人眼前一亮,一下子觉得心情就好了。”
去年夏天,新栽的两万余株藤本月季展露新颜、灿若云霞,让途径滨河东西路的市民印象深刻。这是我市园林局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养管水平的一个缩影。“提升绿化养管标准,把每块绿地当作工厂的标准化产品对待,不按标准‘生产’出来的就是次品,我们致力打造的是合格、优质的绿地。”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园林局成立了3个检查组,分别对道路绿化、公园绿地、重点绿化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大考”过后,包括滨河东西路在内的6条城市主干道的绿化养管水平目前都有了质的提升。“将滨河东西路等城市主干道打造成为我市道路养护的样板路、示范路、景观路,以此进一步提升全市园林绿化的水平。”市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说。
前不久,绿化修剪比武场上,绿化工人铆足了劲儿,一争高低。负责滨河东西路养管绿化的滨河公园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修剪技术比武。来自北京园林植物养管领域的专家,为园林工作的技艺做提点,提出在园林养管中,不仅要讲究花好看,还要讲究型的好看,让大伙儿茅塞顿开。
力求创新:追求精致独特
憨态可掬的“熊猫”、畅游在花海的“金鱼”、来自冰雪世界的“企鹅”……去年夏天,滨河东西路边景观带上,一个个可爱的动物立体花坛刚一亮相就吸引了市民的关注。
滨河东西路不仅以道路绿化、美化为主线,并且充分发挥文化宣传的窗口作用,将造型各异的立体花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版面相结合。
宜人美景入目来。这背后是园林部门工作人员的创新和付出。每制作一个立体花坛就需要20多天的时间,需要先构思,在纸上尝试画草图,制作造型,最后将五色草、景天草等扦插苗栽植到花坛上,营造多彩的艺术效果。滨河公园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倾注心力心血打造最佳景观。制作一个立体花坛不容易。需要综合考虑立体花坛的高度、摆放角度,从哪个角度观赏效果最佳等因素。有时,花坛做好了,但倾斜角度大,浇的水都流走了,赶紧思考如何留住水分,于是就有了铺垫无纺布的想法,往往一个花坛的呈现需要几番修整,最终才能成型。”
据介绍,今年夏天,滨河公园将首次运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在滨河东西路呈现出更加精致独特的花坛造型。
见缝插绿:打造特色景观
按照“增加绿量、丰富色彩、提升景观、改善生态”的绿化建设目标,园林工人见缝插绿,在一切能栽、可栽的地方,补栽乔木,打造林荫路。在滨河东西路栽植了大量花卉,用各色花境、花坛、花带组合代替原来色彩单一、维护费用高昂的草坪绿化,在滨河东西路互通节点、风景带绿地内大量栽植三色堇、矮牵牛、天竺葵等时令花卉,打造出特色花卉道路。
作为快速路,垂直绿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去年,滨河西路长风桥两侧、漪汾桥两侧和胜利桥端头的护栏上新栽植的藤本月季,今年5月将首次展露花姿。在滨河东西路风景林带、互通内栽植了大量的地被和二月兰、波斯菊、步步高等野花组合,达到了黄土不露天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今后赏樱花不用再去远处了。去年9月,在滨河东路新栽的400余株樱花、400余株西府海棠将在不久后盛开。
随着春的号角,滨河东西路的植被逐渐苏醒,一幅幅美丽的大地长卷正在徐徐展开……(本报记者 孙达佳文/摄)
责编: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