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道桥改造方案亮相
本报讯 (记者郜蓉)今年道路建设的序幕已开启,多条道路已封闭,各类大型机械纷纷进入工地,开始作业。3月17日,市规划部门公示了今年涉及改造的三条道路的设计方案。昨日,双塔西街与滨河东路节点改造的工程开始招标。本报现将设计方案中的亮点部分选取出来,便于您了解道路建设情况。
柴村桥立交改造
实现桥头全方位互通
目前的柴村桥于2008年进行过拓宽改造,当时对主桥面实施了拓宽并在桥头两侧修建了匝道立交,桥梁在与滨河东路、滨河西路相交处修建了菱形的匝道立交。但是,在柴村桥东西两侧却有部分地段无法实现全互通转向,对车辆的快速通行影响颇大。为此,今年我市将柴村桥东西立交工程纳入城市建设的改造计划中。
根据规划,改造后柴村桥的桥头立交将实现全互通立交形式,滨河东路、滨河西路依然利用现有的跨线桥下穿通行,施工中,将在地道桥外侧各加一个10.5米宽的通道作为全互通立交车辆的通行道路。主线之间通过匝道桥(路)连接,各个方向的转向交通均为单向匝道桥。其中,滨河东路、滨河西路河侧的右转匝道、柴村桥向滨河东路、滨河西路右转匝道桥,均利用现有的匝道桥。
在跨滨河东西路左转匝道桥,将分别增设一条掉头匝道。改造后,滨河东路、滨河西路的柴村桥以南段设计时速为60公里,滨河东路、滨河西路的柴村桥以北段时速为50公里,匝道车速为20公里至30公里。
此外,非机动车及行人系统也将实施改造。非机动车道设置在滨河东路、滨河西路的外侧,下穿匝道双向行驶。在滨河东路柴村桥北侧,还将增建一座人行天桥,满足柴村桥以北双侧行驶机动车道与柴村桥以南单侧非机动车道的互相转换。
卧虎山路快速化改造城北增建一条快速通道
本次工程共包括两条道路,分别是卧虎山路(阳兴大道至涧河路)快速化改造工程,108国道(晋庄村至东环高速桥)改造工程。其中,卧虎山快速化改造工程建设范围是北起阳兴大道,南至涧河路,道路全长11.9公里,规划红线宽度30米至50米。108国道改造范围是西起晋庄村城市段,东至阳曲收费站,道路全长3.4公里,规划红线宽度50米。
道路修建等级为主干路,改造后,主线设计时速为60公里,局部路段时速为50公里,108国道设计时速为50公里。道路沿线分别与阳兴大道、阳兴河、108国道、北同蒲铁路(石太及大西高铁)等25条主次干道以及铁路、桥梁、河流相交,道路主线将采用上跨、下穿等立交方式,确保快速通行。道路沿线还将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公交站,站台设置在交叉口的出口段,长度为30米,采用人行道的材料铺装。
因道路宽度不等,因此路面的分布有所不同,道路主线将根据宽度分为双向八车道或是双向十车道,道路具体横断面的分布如下:
1.标准横断面一:多数地段
道路红线宽50米,绿线宽80米,道路分布为人非共板型,中间是4米宽绿化分隔带,两侧各14.25米宽的机动车道,双向八车道,然后分别是2.25米宽绿化带、3.5米宽非机动车道以及3米宽人行便道。
2.标准横断面二:皇后园街至丈子头连接线
道路红线宽56.5米,绿线宽86.5米,道路分布为人非共板型,中间是4米宽的绿化分隔带,两侧各17.5米宽机动车道,双向十车道,然后分别是2.25米宽的绿化带、3.5米宽非机动车道、3米宽人行便道。
3.108国道横断面:
道路红线宽50米,中间2.5米宽绿化分隔带,两侧各13.75米宽的机动车道,双向八车道,然后两侧分别采用人非共板的方式予以改造。
双塔西街与滨河东路节点改造增建掉头匝道
目前,滨河东路与双塔西街的相交处为T形平面交叉口,车辆按照“右进右出”方式进出滨河东路。为解决双塔西街和南沙河快速路由东向南进入滨河东路,同时实现滨河东路由南向北车辆的掉头功能,我市决定在上述路段进行节点改造,借此分流双塔西街片区向南的交通流,缓解南内环街交通压力。
规划方案显示,在双塔西街北侧,将利用滨河东路两侧绿地,新建一条东向南的左转掉头匝道。同时,为了解决匝道入口处车辆的通行问题,在节点处将设置集散车道和加减速车道。此外,因双塔西街南侧距离南内环桥匝道入口处较近,无法再设置北向东的左转匝道。
根据上述设计方案,为满足匝道入口处集散车道的车辆通行需求,我市将加宽现有双塔西街右转进入滨河东路的车道。同样,为了保证北侧非机动车和行人穿过滨河东路,还将加宽现有的人行通道。另外,由于改造中将增设匝道桥,占据一定的空间,滨河东路东侧的辅道及人行道需要局部向东平移。
此项工程投资约为5700万元。改造中,新增设的匝道桥梁长232米,总宽9.5米,净宽8.5米。另设长度为135米的集散车道,宽9.5米。此外,还将设置与滨河东路衔接的加减速车道120米,过渡段长度45米。
责编: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