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小店区多年来不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域内教育向内涵化、均衡化方向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3月,小店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成为我市唯一入选县区。这是该区在去年底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称号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近年来,小店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将教育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学前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起点,全区在正规园中就读幼儿21181名,3至6岁幼儿入园率已达97.9%。为了让更多孩子享受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成果,小店区围绕完善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幼儿园教师队伍培养和补充机制、规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监管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3月,该区拨款1000万元支持学前教育改革的先行先试,倾力破解“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预计到2018年,全区公办园及普惠性民办园比例将达到85%以上,在园幼儿比例达到80%以上。在公办幼儿园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也将更加规范,入园费用大幅降低。
与此同时,小店区作为城乡一体化区域,城乡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是当务之急。他们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入手,投入3000万元用于与全国名校合作提升师资水平。2013年8月启动了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的“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工程”,力争在3年内,通过小店老师访名校、名校老师驻小店的交流学习,打造一批特色学校和名优教师团队。为了迅速缩短城乡学校间的差距,小店区将更多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向农村中小学倾斜,数千名农村师生因此受益。
“特色兴校,一校一品”建设是小店区推进教育均衡化的又一创新之举。通过邀请专家指导定位,每所学校都制定了适合本校实际的创建项目:大营盘小学的“家校联系”、恒大小学的“情智教育”、八一小学的“根基教育”……百花齐放的学校特色,打破了千校一面的呆板,丰富了教育的内涵,让各个学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该区有6所学校被命名为首批“市级特色小学示范校”。教育的科学均衡发展,更带动了教职工们求实创新的积极性,小店区教育局新申报的5项省规划课题均获准立项。市级教改课题中1项市招标课题通过结题验收。48项一般规划课题有13项获得优秀,36项个人课题有6人获三等奖以上奖项。(张志攀、张秀丽)
责编: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