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种树全程五方签字确认栽植位置全部标注定位 西山绿化创新机制让污染源变“后花园”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任晓明 发布时间:2016/5/5 10:42:47

垃圾场披绿装,污染源成景观。如今的西山,春天越来越美,可游玩的地方越来越多,游人纷至沓来,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近期甚至不得不实施交通管制。但从山上树木吐绿开始,市西山办生态环境部部长杨旭芳便一直无暇顾及身边的风景,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忙着管护考核:“树吐绿越多,树木成活率越难查清楚,得趁早查。”

“你们现在看这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可数年前这里是一条土路,车迎面而过,一两分钟眼前还是一团黄沙。”在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园的一条盘山路上,杨旭芳感慨良多,“要让各个公园建设主体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关键还在于建立好的机制。”依照市政府与各个城郊森林公园的协议,西山先绿化,后实施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在保证绿化面积不低于公园可绿化面积80%的前提下,其余20%的土地面积可用于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和适度开发。

种了多少树,投了多少钱,在偌大的荒山荒坡上绿化,这不是一笔容易算得清的账。市西山办在绿化考核中,建立了现场“五方考核”制度,即从整地、挖坑、卸苗、种植、养护等各个环节,由市西山办牵头,会同公园建设主体、绿化施工队伍、施工监理三方具体负责人,一并到现场进行考核,并制作详细的情况说明表,还引入市测绘院作为第三方,负责客观记录考核情况。根据栽植位置、树种、数量,市测绘院在地形图和影像图上全部标注核实并准确定位,从绿化面积的确定到每一株苗木的规格尺寸,全部建立数据库,为绿化考核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技术参数。在确认无误后,各个环节均需五方的负责人现场签字,并对考核结果终身负责。

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等于给新栽树木建立了电子户籍,便于政府监管,使监管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这套严格细致、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让西山年年栽树看到树,年年插柳柳成荫,也极大调动了国有、民营企业的积极性。目前,已有14家主体企业参与西山生态建设,完成绿化7万余亩,累计完成投资78亿元。昔日千疮百孔的矿山,正在成为太原市民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造林面积核实率达到100%、苗木达标率达到95%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98%以上,管护达到100%——随着3年种植期的陆续到期,市西山办今年开始重点对各城郊森林公园展开管护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公园建设主体落实相关政策的最终依据。告别漫天的灰尘,西山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和带着花香的风。

责编: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