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下午3时,在烈日的灼烤下,地面温度超过40摄氏度,南内环西街改造工程项目依旧在热火朝天地推进中。“工人在倒班,工程24小时不停歇。”在工程项目指挥部,工程部部长牛瑞皓的手机响个不停,他忙着协调处理施工中遇到的大小事务。他对记者说:“一天最少要接200个电话。”
第二标段铺油已完成
南内环西街改造工程项目分为两个标段。一标段为滨河西路口至和平南路口段,道路全长2.5公里,设有450米长的新晋祠路跨线桥、1350米长的和平南路千峰南路跨线桥。二标段为上跨西苑南路节点工程,全长0.9公里,设有一座500米长的跨线桥。整条道路红线宽度为50米至67米,行车道由原来的双向4车道变为双向8至14车道,桥面为双向6车道。
4月8日零时封路,4月11日第一根桩完成,5月4日第一个墩柱浇筑完成,5月27日第一联箱梁浇筑完成,7月15日最后一联箱梁浇筑完成……南内环西街改造工程这一我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速度大大快于预期。8月13日,第二标段铺油已完成,已进入标线、立杆、接灯阶段;第一标段铺油过半。改造工程预计月底完工。
坦途铺就过程“不容易”
虽然南内环西街改造项目有望提前两个月完工,但为了保证这一市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建设施工方付出的努力,是人们难以想象的。
南内环西街经过的路口较多,其中的一些路口比较狭窄。如该街众纺路口200米长的范围内,红线宽度为50米,但立交桥桥面结构便达到42.5米。在立交桥浇筑过程中,大型机械根本进不去。700多辆罐车的混凝土以及1300多吨的钢筋,全部是通过工人用小车推、塔吊吊等方式运进去的。
由于地势低洼,汇水面积大,南内环西街新晋祠路口一带曾是我市积水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为了把降雨对工程的影响降至最低,建设施工方未雨绸缪,提前便做好了雨水管线,并准备了数十台泵备战防汛,即使面对今年7月我市47年来最大一场降雨,积水也做到了在大雨停歇后两个小时内消退。
“民心工程”不让细节“堵心”
缓解交通压力,南内环桥由东向西预留一条车行道,一留就是3个多月。直至7月19日,该车行道才被封闭——施工方集中力量对新晋祠路口以东道路的北侧,开始管线等改造。
南内环西街穿过新晋祠路口、千峰南路口、和平南路口等重要的交通节点。除新晋祠路口全封闭施工外,其余两个路口全部半幅封路。“新晋祠路口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其位于管线最下游,管线埋得深,而且管线也多。”牛瑞皓说,“这里仅直径1米的热力管线便有8根,此外还有自来水、污水以及雨水方涵等,一些管线的埋深达到7米。地下施工条件跟河滩无异,全是流沙。
南内环西街改造工程项目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做好细节,不能让周边居民在细节上“堵心”。把实事办好,“民生工程”便会提升为“民心工程”。
改造工程完成后,并州将再添一条城市快速路。并州路口至迎西高速口将全程无红绿灯,通过南内环街、南内环西街去迎西高速口,比迎泽西大街、长风西大街上高速更便捷。
烈日下,宽敞平坦的南内环西街宛若一条爬行的巨龙行游远方,这条勾勒着城市动感曲线的崭新道路,为工作和生活在我市的人们带来新的憧憬和希望。
本报记者 任晓明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