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江阳社区卫生服务站将一张病症照片上传至尖草坪区医疗联合体微信平台,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专家立即给予答复,这是蔓状血管瘤,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无需治疗——尖草坪区各级医疗机构通过类似网络会诊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努力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优质、连续的医疗服务。7月28日,该区区域医疗联合体宣告成立,这在我市城六区尚属首家。
据介绍,构建区级医疗联合体,是将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联为一体,促使县级医疗机构的人才、技术、管理、设备等“下沉”,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医疗卫生管理服务能力,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格局,并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制度。尖草坪区医疗联合体以区属医疗机构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为核心,以向阳镇、柏板乡、西墕乡、阳曲镇、马头水乡5个乡镇卫生院以及新城、柴村、上兰、汇丰、尖草坪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形成覆盖全区91个村卫生室和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分级诊疗网络体系。
据尖草坪区卫生局负责人介绍,从今年3月份起,该区着手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先期通过医生进社区、下乡义诊,建立“尖草坪区医疗联合体微信平台”、“村医之家”微信群等方式,积极摸索医疗联合体运作方式。前些天,柏板乡上薛村一位60多岁的村民突然感到头晕眼花,经村医诊断,为血压升高所致。由于村卫生室医疗条件有限,需立即转院就诊。村医通过电话与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联系,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将患者接到医院救治。入院诊断,患者为轻度脑梗。经过十多天的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这位患者说,出院前医生还给他制定了康复计划,回家后,村医定期上门随访。区域医联体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作为尖草坪区医疗联合体的龙头,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还将根据成员单位住院情况统计第一位病种,协助成员单位制定诊疗方案和中医特色疗法,并培训1至2名医生掌握诊疗方案。根据成员单位门诊常见病,协助制定1至3种病种的门诊诊疗方案,并为成员单位提供相关治疗技术培训,指导成员单位规范开展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项目等。(王勇、樊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