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郝晓炜)昨日早8时,村医张玲玲准时来到距离王家峰村1公里的村卫生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为村民看病、打针、输液、接种疫苗……“因城中村改造,原先的村卫生室被拆除,但村卫生室的功能却不能断档。”张玲玲说,目前的临时村卫生室,同样能为村民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迎泽区王家峰村被列入今年我市城中村改造范围。目前,该村拆迁工作进展顺利,原先位于村中心的村卫生室被拆除。为保证改造过渡期间,全村三千余名村民能够享受到方便高效的医疗服务,该村村委会在临时租用的办公场所中腾出四间房,并装饰一新,建起了临时村卫生室。从医40年的张玲玲和两位年轻村医坚守岗位,为村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郭大爷,您的血压控制得挺好,但血糖7.2,超出正常值5.8的上限,明、后两天再来测两次血糖,如果恢复正常,那就可以放心。”张玲玲对71岁的张老汉说,如果连续三次血糖都超过正常值,就可能是糖尿病,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张玲玲说,临时村卫生室距离安置村民的小区虽然远了点,但村卫生室的功能丝毫没有减弱,临时村卫生室每周开诊六天(周一至周六),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的管理,以及疫苗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名村医分工合作,但也是每天从早忙到晚,稍有空闲还得骑上电动车去镇卫生院购进村民需要的药品(包括零差率销售的基本药物)。
“村卫生室和三个村医的电话都向全村公布了。”村医梁艳芬说,对于那些突发急症或是行动不便的患者,即使节假日或深夜,她们也要上门救治,只要村民有需要,村医保证随叫随到。
据了解,今年我市城中村改造,有53个村卫生室涉及拆迁和同步建设,覆盖人口约16万余人。市卫生局局长郝宝清表示,目前的城中村改造中,所涉及到的村卫生室,都能做到城中村居民流动到哪儿,卫生机构和卫生服务工作就对接到哪儿,保证改造过渡期中,群众享有的医疗服务不断档。同时,将坚持改造过程中,新建社区卫生机构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努力为居民打造15分钟健康圈。
责编:薇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