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散烧原煤污染 推进低碳绿色发展
本报讯 “今年冬天起,家里用上了清洁焦炭,便宜环保不说,还易燃、易烧、无烟,暖和着呢!过去烧煤结块,现在再也不用半夜起来捅炉子了。”11月12日,晋源区董茹村张大娘高兴地说。随着今年冬季采暖期到来,我市城六区70万户家庭逐步用上了一种被称为“绿焦”的清洁焦炭,告别了过去严重污染我市大气环境的民用散烧原煤。据了解,该清洁焦炭相比同样硫含量的原煤,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70%,粉尘排放量减少了96%。
在今年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绿色发展”受到普遍关注。在“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写入五年规划。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污染,其中,民用原煤散烧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一大原因。拆除土小锅炉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从燃料源头上治理成为关键。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五麟煤焦开发有限公司,现场刚出库的焦炭冒着热气,堆在焦场。有别于过去传统工艺生产出的冶金焦炭,从今年9月起,该公司开始生产一种民用绿色清洁燃料——“绿焦”。9月底,该公司研发的产品经过省、市环保监测中心监测,各项指标合格,甚至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成功中标市政府洁净燃煤采购招标。在今年整个供暖季,该公司将生产出36万吨这样的“绿焦”供应到我市各城区。今年,市、区两级政府还将投资3.5亿元,对每吨民用清洁焦补贴500元,百姓只要花费每吨170元就能用到高质量的绿色焦炭。
这项技术由太原理工大学自主研发,使用催化助剂、高温固硫等方法,把低价劣质的原煤制成燃点低、污染小、燃烧充分的清洁焦炭,而在炼制过程中提取出的化工原料还能作为附加产品为生产企业带来利润。今年5月,五麟煤焦开发有限公司将这项技术从实验室搬到了工业化生产中。“公司研发小组经过21次小焦炉、两次大焦炉单炉实验生产,确定了原料煤配比,最终选用低价煤种为原料。着火点小于450摄氏度,易燃、好烧、火力持久,普通家庭只要拿玉米秸秆或是纸片就可点燃,满足民用小锅炉的燃烧要求。”五麟煤焦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引民说。目前,该公司的“绿焦”研发技术已取得8项专利证书。下一步,该项技术还将应用于化工造气、工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等更加广范的领域。(孙达佳、张建怀)
责编:赵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