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是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当日,太原市交警支队在省城五一广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向市民推广防御性驾驶,希望通过养成好的驾驶习惯,避免交通陋习带来的影响。
10时30分,省城五一广场上,市民围拢在太原交警交通安全日宣传展台前。展板上详细介绍了“防御性驾驶”的内容。防御性驾驶,对于驾驶员来说还是一个陌生概念。太原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解释,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准确地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天气和路况而引起的危险,并能及时采取必要、合理、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这种可避免危险发生的驾驶方式称为防御性驾驶技术。
防御性驾驶技术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对于普通驾驶员来说,只要能掌握该技术的五大核心点,就能避免一些不良驾驶习惯的影响。一是眺望远方,保持最少15秒的眼睛反应时间,以便在车流中选择安全路径;二是观察四周,每隔5秒至8秒看一次后视镜,与前车保持最少4秒的行车距离;三是眼睛移动,每隔2秒移动一次眼睛;四是留有余地,尽量保持四周的安全空间;五是提醒他人,通过灯光、喇叭等让他人看到你。在这套防御性驾驶技术中,每一项都是在分析常见交通事故成因的基础上,纠正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太原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防御性驾驶的五个关键环节,能够使驾驶人拥有宽阔的视野、足够的空间,让驾驶人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使自己和车处于最安全的位置。(记者 杨晶 通讯员 杨杰)